上海港为什么开港晚?

梁熬绒梁熬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原因不复杂,根本原因在于,直到明清时期,中国仍然是以农立国,商业和手工业的地位远远不如国外。

从世界古代到近代早期的历史来看,无论是亚洲还是欧洲还是美洲,都是重商主义在发挥作用。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各国都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增加本国的商业资本。 最典型的就是国家直接参与海外贸易垄断了。15世纪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西欧国家为了鼓励殖民地的开发和占领,都采用了这样的办法。 在中国,虽然也有海禁,但从永乐朝开始,皇帝就派太监郑和先后六下南洋,目的是加强同东南亚及印度沿岸各国的联系,发展同这些地区的贸易,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白银大量流出日本,东南亚各主要港口都被西方人控制,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通道被切断,为了寻找新的货源地,明朝政府又开始鼓励民间出海贸迁。

正因为有国家的财政支持,东南沿海的商人拥有巨大优势,他们控制了中国的所有主要外销商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 这时候的商人地位非常高。

《儒林外史》里有描写范进的词句,“现捐了个盐场大使,每月领几两散碎银子”说明当时商人即使不做官也可以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

而上海作为江南地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就是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商业贸易的增长而崛起的。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环境就像大航海时期的外国一样给予商人充分的鼓励和自由。

明初曾设过十三家官商,垄断了与西洋的贸易;万历之后,广东的官商垄断了与马来半岛及印度的贸易。 商人要想经商,必须得到政府的特许,这种特权只有政府认可的企业才有资格获得。

除了特许权之外,商业活动还受到许多禁令的限制。例如,《大明律》中就有规定,凡私自出海者,一律处死。 上海的崛起并非取决于什么特殊的地缘优势或是政策机遇,而是取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这个国情是,尽管自明中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逐渐失去的,但商业地位和商业环境始终比不上欧美各国。

上海的崛起并不是因为“开放”,而是因为在中国普遍重视农业的同时,商业一直受到压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