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中国工业低迷?

原涵莲原涵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制造业”,这个名词已经渐渐从我们的日常话题中淡出,就像若干年前我们还不懂得什么是“互联网+”一样。 的确,当我们谈论诸如“工业化”“城市化”这样宏大主题的时候,总是免不了陷入一种迷思之中,仿佛在讨论一个远在天边的命题,而实际上这些话题就发生在身边,影响着生活的每个方面。

1978年到2013年,是我国工业高速发展时期,年均增速高达9.5%;而在过去十年(2004-2013)年均增速却只有5.3%。 的确不高。 而过去几年,我国经常处于“产能过剩”和“产能凋零”的徘徊之中——钢铁、水泥等基础原材料行业一度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大量企业亏损,然后政府一出手,进行强制淘汰和重组,行业重新洗牌后,又迅速崛起。 这种周期性的波动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产能过剩?为何又会出现产能凋零? 我们不得不反思,在过去的高速发展中,我们是否忽视了某些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发展经济学理论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比较优势”,它是指导一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准则。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抓住了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遇,充分利用了比较优势——通过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大力发展制造业,实现了经济增长。

然而,正如前面我们所分析的,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逐渐乏力,“比较优势”也面临着困境。 以劳动力为例,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乡就业人口中的80%以上都在乡村,而现在的统计显示,大约有60%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都是在制造业中。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农业人口的减少,劳动力成本自然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转移,使得国际市场上劳动力价格同样不断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依靠廉价劳动力这一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正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力压力。

除了比较优势之外,我国经济还受到了另外一个因素的影响,那就是“规模效应”。 从全球来看,任何一个国家要成为制造业强国都要经过两条途径之一:要么依靠规模经济,通过大量投入实现生产总量的扩大,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如美国);要么依靠产业内集中度提升,通过企业联合兼并实现市场势力增强,同样获取竞争优势(德国、日本)。 这两种模式最后都指向同一个结果,那就是“大规模”。

无论是美欧还是日本,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道路上都离不开“大规模”这个词。 所以回到题主的问题,这几年我国工业其实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我们要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制造业下行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于是我们的GDP数据看起来是增长的,但是产业结构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