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贷款降息多少次?

莘佳卓莘佳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事,要从1978年说起…… 那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市场化改革,当时国内经济困难,民不聊生(确实不聊生,好多地方的农村饿死了不少人),外贸逆差巨大,外汇储备很少。

于是,在197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把利率调整到6%;到了10月,下调到5.6%;到1980年4月,再下调到5.2%。 这一通操作下来,人们终于有钱了,买东西不要票了(物价放开),出口商品能换外币了(汇率市场化),企业也有经营积极性了(金融自由化)。

然而事情还没完。由于之前定计划的时候,对经济发展过悲观估计,导致了实际生产力释放不足,1980年开始,国家又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基础工业产能大幅提高,但是效益很差。 为了刺激经济,央行在1980-1983年期间,连续五次降息,从5.2%降低到2.56%(这个2.56还是经过两次调整后的利率)。 这一次降息,直接刺激了国内投资和消费,效果非常显着,国民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1%,外汇储备增加了7倍多。 但是,因为外贸顺差的持续增大,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也不断增长。

为了减少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M0),人民银行于1984年先后进行了三次法定存款利率调整,分别上调至6%、6.3%和6.66%,同时配合财政部的政策,提高工商企业的税收负担。

这次加息的操作目的,主要是抑制经济的过热现象,因为进口商品减少(贸易顺差减小),外汇占款增速下降,投资增幅回落。

不过,经济过热是暂时压下去了,可问题是一来就整一年,整个国民经济面临疲软状态。

为了刺激经济,1985年下半年,央行将贷款利率提高到10.8%(两年涨了4.6倍),同时增加银行贷款额度,鼓励企业扩大再生产。

这一次加息,起到了效果,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升,国内经济形势迅速好转。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不断增加,商业信用发达,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逐渐健全,央行不再直接规定利率水平,而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率,进而影响市场利率的水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