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怎么干预股票?
目前,我国还从未有过监管者主动介入股市的案例,即监管层没有主动介入股价的定价过程。 2015年股灾之前,市场对于杠杆交易有所耳闻,但认为这种模式不会对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经济体产生负面影响;2015年之后,舆论方向急转而下,开始大量讨论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增效益等问题,股市也被扣上“泡沫大”的帽子。
尽管期间管理层不断出面安抚市场,保持信心,但外界对于股市的质疑声依然此起彼伏。事实上,自1986年到2013年末,国内上市公司累计分红达到或超过每股净资产的比例仅占全部年份的四成左右(2014年和2015年的数据目前没有统计)。因此从价值回报的角度来看,投资者买入A股并没有享受到比其他资产更为慷慨的收益。如果再将时间跨度拉长到1978年至今,上市公司的分红情况更是不容乐观——除却极少数在特定时期因政策需要而刻意分配红利的公司之外,绝大多数公司的分红金额都低于甚至远远低于净利润和股本的减少额,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你投资A股的收益可能还不如存银行!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坚定持有A股呢?这是由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速已经达到10%以上,居民收入也保持较快增长,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其比重在不断上升,储蓄率则随之下降。在此背景下,为了促进消费、调节供给结构、抑制通胀水平,央行采取的是定向降准,鼓励企业融资发展,扩大有效供给;同时,监管部门多次提示风险,提醒金融体系内资金脱媒后风险外溢的可能。
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不断攀升的市场风险,普通投资者既无法通过直接谈判获取真实信息,也无法对错综复杂的风险来源进行清晰界定,更不具备精确评估风险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理性,远离市场非理性情绪下的“羊群效应”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现阶段就应该放任自由,听之任之。作为理性、成熟的投资者,我们需要做的,是摒弃投机心理,避免被高收益忽悠,自觉抵制那些看似“划算”的交易,坚持做到独立思考,理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