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税负偏高原因?

司空文梦司空文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GDP统计口径问题,政府支出没有包含在GDP中,而企业税收和居民个人缴纳的所有的税都算进了GDP里(企业纳税后利润还是归企业支配的,不算GDP)所以,GDP统计的越多,财政收入自然越多了;

2、GDP增速每年都是保8争9,但GDP平减指数却高于8%,也就是说物价是明显上涨的,名义GDP增长速度快于实际GDP增长速度,也导致财政收入增加了。 这两点算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导致的。

3、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发挥效应,然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还没有那么大,很多市场被人为分割,存在垄断情况,价格信号失灵,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同时税收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的重要工具,必然要发挥其作用了,税收增加也就不可避免的了。

4、政府职能并没有完全转变。在我国政府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基本职能。但目前看来政府的各项职能都有泛化趋势,尤其是公共服务职能,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严重不足,而在市场化进程中,不少公共服务领域又出现垄断,供给偏低,于是老百姓只能自己付费了——交税费了。当然,我们交的税费最后也不一定能享受到对应的公共服务,因为政府有可能把收上来的钱挪作他用或者浪费掉了。

5、利益分配机制有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作为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必然会根据利益相关者进行分配。那么,在目前这个体制下,税收向上倾斜就不可避免了,中低收入者的负担就重了,高收入者承担的税负相对就比较低了。

玉碧云玉碧云优质答主

中国宏观税负偏高原因

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我国税收负担率出现了增长趋势,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仍然比世界平均负担率偏高。

税收负担率,通常称为税负,是税收制度和政策的产物,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体现在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税制是直接税为主体还是间接税为主。一国发展水平低,通常政府财政支出能力有限,收入来源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税收而不是其他渠道,因此需要保持较高税率,以较多地筹资用于经济建设;一国以间接为主,因为间接税的税负容易转嫁,往往比直接税适用的税率高的多;而非经济因素则指一国政府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比,一些国家非税收入大,相应的税收可以相对较低。

我国的政府收入中,非税收入占比不高,而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又决定了适用的税率高,而且经济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我国的税收负担相对偏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大部分国家税负都低于中国,而且与世界平均税负存在不小差距,分析起来,在经济因素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对经济干预较多,经济活动产生更多的税收,同时,我国的直接税发展受限,使本应由直接税负担的财政收入不得不由流转税来实现,而在非经济因素主要是政府财政收入构成方面,也受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前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差异和社保费在政府财政收入占比不高的影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