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怎么投资?
个人觉得企业年金的投资应该是分两个渠道来进行,一个是基础资产的配置,另一个是基金投连产品的选择。 所谓的基础资产配置,可以理解为资金投放的方向,一般来说有现金管理、固定收益和权益类(股票)投资三种方向。其中对每一个大类下面又有很多的小分类,比如对于债券来说可以分为国债、金融债和公司债等等;而股票又可以分为大盘股和小盘股以及新兴市场股票等等 这些大类资产的价格波动和风险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所以在进行组合投资的时候应该分别给出各自的风险收益预期,通过适当的比例搭配达到风险平衡的目的。
对于基金投连产品我觉得应该单独拿出来讨论,因为它除了作为资产调配的工具外还是一种理财的选择,客户在选择时需要注意其费用结构是否合理。 目前市场上能够购买的企业年金理财产品种类不少,但是大致的原理都是将客户缴纳的保费融通到市场上的基金中去,通过基金的杠杆作用实现保费的增值。所以购买前明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非常重要,以免选择不当导致本金损失。 我本人比较赞成通过投资连结型基金(又称投连险)来实现企业年金的理财目标。因为按照《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暂行规定》第五条,保险资管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开展公募基金投资业务,而投资连结型基金属于公募基金,所以由合规的保险公司资管部门发行和管理投资连结型基金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同时由于保险资管具有长期资金的优势,可以更好的把握市场的机遇,选择合适的产品,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完成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最后我想提一下对于企业年金这种长期资金,监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投资者应当尽量选择实力雄厚而且注重自身品牌形象的公司进行合作,这样才不会影响到未来的长期运作。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从国际上看,企业年金也被称为职业年金,是养老保险的组成部分。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属于“统账结合”式的养老金积累制度,个人账户部分的积累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还存在缺口。因此,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作为补充和提高。企业年金的待遇水平是与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工资收入挂钩的,因此它在性质上具有激励性、分配性和福利性。企业年金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职工退休后待遇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激励性和福利性上,与职工生活和基本养老保险相区别。建立企业年金对于提高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稳定职工队伍,发展养老保险事业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企业年金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上和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发展养老金的经验看,企业年金在养老金体系中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年金在性质上属于企业职工的延期工资,因此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并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而提高。
企业年金的经办机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认定)要严格按照《劳动部关于做好企业年金试点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13号,以下简称13号文件)的规定,与委托人签订书面企业年金管理合同,合同中应当明确列出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的名称、责任及权利义务;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托管人的选择程序等。在企业年金筹集的四个阶段中,具有法人地位的经办机构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经办机构在为企业办理企业年金业务时,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合同的要求,保证企业年金的管理和运作行为规范。
在管理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过程中,经办机构应当严格按照13号文件的规定,对每一委托人开立一个企业年金基金账户。账户管理人和经办机构应当严格按13号文件的规定,向委托人提供企业年金基金账目的有关信息。
为保证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和委托人的利益,13号文件对确定账户式投资回报率设定了上限标准,并规定超出上限标准的收益归入企业年金基金的公共账户。企业年金公共账户设立在经办机构的企业年金基金专户内,公共账户资金属于参加企业年金的企业职工共同所有,个人年金账户受益人的所有权益应当来自于个人年金账户。公共账户收益由经办机构根据企业年金管理合同的规定,及时分配到个人账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