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热点学区多校划片?

曲梅芳曲梅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9年,北京的高考录取率是64.5%,比上年减少3.7个百分点; 中考录取率是68%,比去年减少9.5个百分点; 初升高入学率是45%,比上年减少14.5个百分点。 这个数据说明什么问题呢?

说明每年1000多万学生参加高考,只有三分之一能考上本科(一本、二本、本科三本统称“本科”,不区分双一流或者非双一流); 而能够考上重点大学(211以上)的也只有四分之一; 能够考上一流大学的(清华北大人大中政等顶级名校统称为“一流大学”)更是只有千分之七。 而在这些学生里面,北京考生的比例要比其他省份的考生高出若干倍!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北京的教育资源太丰厚了,优质学校太多,所以分数特别低。就拿清北来说,北京考生进了清华北大的概率几乎是其他省份考生的三十倍! 所以啊,北京不仅拥有全国最多的顶级名校,而且这些学校的录取比例也是全国最高的之一。 你想想,作为北京的孩子,上好的大学的可能性比外地孩子要高出这么多,这公平吗?

显然是不公平的! 所以为了教育公平,国家提出了要降低名校在北京的落户比例——“北京学区房”房价暴跌不是新闻,现在的问题是,跌得还不够! 过去这几年,北京一直采取的是“多校划片”的方式(具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

所谓的“多校划片”,就是把相邻的几个小区划为一个学区,然后这个学区的小学毕业生可以平行分配到几个中学继续就读。 以朝阳某重点小学为例,它旁边的普通小小区很多,假设都划到同样的学区里来,那么按政策,这个小学毕业的孩子们有机会被平均分到学校A、学校B和学校C。

当然,最终结果肯定不是均匀分配,因为如果平均分配的话,那这个学区的每所学校的生源就都是平衡的了,这对学校本身实力差异巨大的学校来说是很难接受的结果。于是,政策设定了一个最低分数线,低于这个线的学生就会分流到其他学校,确保每个学校新生生源水平的均衡。 但是,这种“多校划片”的方式,并没有完全消除重点校和一般学校的差距,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因为“多校划片”后,由于家长对教学水平差的学校的信心不足,还是会尽量给孩子拼一个相对好点的学校,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好学校还是好学校,差学校还是差学校,只是中间的学校变多了而已。

既然“多校划片”不能彻底解决择校问题,会不会有种可能,就是北京再放开一点,直接实行“普校划片”,也就是所有的初中学校都混在一起摇号,不管以前学校好坏,反正初中都没人去查你户口了,全部摇号。

其实,“普校划片”已经在做了,只不过在城区还不是很普遍。比如说五环外的昌平区,就已经开始全部实行“普校划片”了,这一点导致昌平区的学区房瞬间暴跌(参见文章: )。

假如未来城区也全面实行“普校划片”“多校划片”,你觉得北京的学区房还有价值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