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债有评级吗?
中国没有自己的评级机构,现在所有的评级机构都是国外那些著名的评级机构的分支,而且国内目前评级业务开展还不是很充分,但国家正在逐步开放这个市场。 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的债券要对外发行,必须有资信等级的评定,否则无信用债券的发行风险就由国家自己承担,这对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容忍的,因此就有了所谓的穆迪、标准普尔对中国债市评级的争论。
事实上,中国的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一样,是有政府背景的,是政策主导型的,所以并不存在所谓信用风险的争论(其实在中国买债券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因为政府不会让国家信用出现违约的情况,何况国家本身也是最大的债券管理人之一。 但国际上对中国债市评级的结果却有很大的分歧,这也和我国债券的管理体制有关系。比如2015年之前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债券都是按企业信用进行评级的(AAA最高级),而武汉交易所的债券却是按照主体信用进行评级的(AA+最高级),这就造成了二级市场上同等级别债券价格的不同,也导致了交易机构在报价时候的差异。
从2015年开始,上交所也开始执行主承销商备案制(其实就是报备制,由交易所审核是否备案),这实际上就是认可了券商作为第一中介机构的作用,从而也实现了债券市场的基础性改变——从政策主导型转化为市场主导型。 目前,国内的评级机构主要还是给企业债做评级,对于地方政府债的评级结果影响不大,毕竟地方政府债也是有国家信用的,而对于企业债的评级目前还是国外那几家巨头垄断,结果自然不可能很理想。
不过,随着证券公司参与债券市场的力度加大,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出来,也会逐渐完善整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