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发货币怎么?

于嘉璐于嘉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一直在思考通胀的问题,从世界金融史来看,通货膨胀无时不有,而且每次都是让人刻骨铭心,1973年英国爆发能源危机,当年通涨率达到了27%,美国次之也达到了13.5%(第二次),之后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各国动辄百分之几十的通涨,最夸张的就是巴西和阿根廷,80年代的阿根廷通涨甚至达到了每年346%!!!这简直是在疯狂收割穷人(其实对于富人来说通涨并不可怕,他们都有办法让钱保值甚至升值,可怕的是通涨会侵蚀工人的购买力,因为工人不会理财)。

进入90年代以后,全球处于低速通涨状态,一直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1997),泰铢暴跌,东南亚经济崩溃,随后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果断出手降息并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1%,这才避免了金融危机的蔓延,但是美联储这次降息周期却为后面的次贷危机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埋下了种子。

到了21世纪初,全球再次进入通货膨胀阶段,这一次通胀高得让人无法承受,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逼近150美元/桶,而农产品和铜等工业原料价格也水涨船高。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开始加息,英国央行也跟随加息,一次意外的地震把巴西亚马逊河上的桥梁破坏,导致巴西国内发电厂停产,全国进入停电状态,巴西金融危机拉开序幕。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欧美日纷纷投放天量货币,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亦不能幸免,2009年后,巴西经济出现回升,工业生产指数上升了8.2%,但是通货膨胀依然居高不下。2010年巴西CPI涨幅达到7.8%,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为了抑制通胀,巴西于2010年上半年连续四次上调基准利率,加至7% ,不过效果并不明显。

目前世界上有两个严重通胀的国家,一个是阿富汗,另一个就是刚果金(金正恩搞的经济那套在朝鲜行之有效,加上苏联解体后遗留的矿产,让朝鲜经济腾飞,物价上涨自然非常迅速)。

仲孙泽星仲孙泽星优质答主

我国的货币发行权属于国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财政部门和其它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允许发行或者铸造货币,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对此有明确规定。国家为什么要由一个机构(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呢?因为发行货币的权力是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权利,可以作为政府贯彻实施其经济政策、实现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目标的重要工具之一,国家理应在需要时适当增加或者限制货币发行。

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收购黄金、外汇等有价证券,投放相当于黄金、外汇的等值货币;二是向国家财政提供贷款形成的货币,由于财政收入一般都用于支出,其贷款最终会形成购买力,成为市场中的流通货币。我国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不得向地方政府提供贷款,不得向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因此,人民银行对财政的“间接”贷款,只能通过再贷款的形式向商业银行发放,再通过商业银行对财政的直接借款,才能将再贷款引向财政。因此,中央银行不能对财政超经济手段办事。

当前我国银行体系对社会提供的信贷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是历年累积的不合理占用挂账贷款和往年到期未收回的逾期贷款,因此,从整个社会看有不少实际已经失效的“货币”。中央银行为了弥补这些挂账和逾期贷款,继续支持生产和生活,就不得不增发一定的货币,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