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企为什么不行?

欧阳敏行欧阳敏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就要谈谈国企的本质了,从本质上来谈,国企和私企的区别其实不大,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国企之所以被看作是国有的,是因为它掌握着国家的命运,而国家作为终极投资者,是无论如何不会让企业把资产全部投入生产从而失去对整个经济的控制力的,这样一旦企业倒闭,国家就得买单。所以国企虽然是在市场上从事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却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尤其是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

相比之下,私企就自由得多了,就算我资不抵债破产了,也只是我自己的钱打了水漂而已,对国家乃至整个市场经济都不存在直接威胁。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私企也会逐步变成国企那样受政府监管的企业,只不过进程会慢得多。 那么回到题目来,为什么中国的国有企业做不出苹果这样的公司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市场不是一个完全市场,我们的国企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企。我们有很多产业是在公共福利的旗帜下实行国有垄断的,而这些行业恰恰是需要高度市场竞争的。

以电信行业为例,中国电信拥有全国的通信网络,是中国唯一可以直连全球主干网的中国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分别握有全国移动通信和固话通讯的市场份额近70%,可以说这三个巨无霸企业控制了国内的通信市场。

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任何一个新成立的通信公司都要面对其他已有通信运营公司的竞争,任何一项业务要想取得垄断利润都必须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来实现。因此我们在通信领域的这个所谓的“垄断”其实是一种寡头垄断或者说是准垄断,其后果就是通信费用居高不下。如果把这个垄断打破,允许新的竞争者进入,我相信通信费用一定会大幅度下降 。

目前来说,我国处于弱势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恰恰最希望的就是出现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新技术的采用和新业务的开展实现快速成长并挤占现有企业的市场份额。 可惜这个愿望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我们依然生活在这样一个现实当中:一个新的互联网应用刚刚想到就想到了政府的审批大门;一个希望投入商业运作的新技术总是面临专利和技术秘密的司法诉讼;而一个创业公司无论规模多么小,只要有可能就会有人去申请商标注册…… 于是,我们只能继续忍受着这种所谓“垄断”的种种恶果。

缪艺轩缪艺轩优质答主

我觉得不能因为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就否定民族品牌。三鹿集团出现问题的奶粉毕竟是少数,而且是极端事件。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三鹿就否定整个国产奶业和民族品牌的发展。

现在,中国奶业和国外奶业相比,在技术和管理上还是有一定差距,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不断学习。但是,奶业在中国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产业,特别是牛奶产业,前景还是很广阔的。现在奶业的集中度还不高,还有一定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其次,三鹿奶粉事件给我们一个警示,民族品牌要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关键是要有核心技术。没有技术就去搞产品加工,就像站在沙地上,沙地是不牢靠的,经不住风险。现在,很多民族品牌在技术方面是不独立的,依靠自己的技术去发展品牌的企业很少,这是“中国制造”很担忧的事情。

现在,中国很多行业缺乏的是核心技术,特别是重大装备和电子信息技术缺乏核心技术。汽车、药品、家电等虽然有了品牌,有了市场,但是它的核心都是引进的,用人家的技术生产出来的东西,这种产品应该叫“中国组装”。

此外,三鹿奶粉事件给我们一个更重要的警示,那就是要守住道德底线。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而法制只是外部条件,最终还是要靠人们的道德良心来维护市场秩序。市场经济需要通过价格信号和相关经济指标引导企业发展,企业只要不违法,可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企业的发展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像三鹿集团这种把企业经济利益放在首位,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健康,这种行为突破了人的道德底线。市场经济中,人们更应该坚持道德的约束和规范。三鹿集团这种突破人的道德底线、生命伦理底线的行为,最终只能受到市场抛弃、被人唾弃的下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