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的税负?

饶铠宁饶铠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税收中,税收收入占GDP比例10%左右(2015年这个数据是18.7%),这个税率水平不算高也不算低,处于合理区间。 我们国家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税种还没有开征,而一些需要征税的项目也没有充分评估其征收成本和收益,所以暂时没有征收,但是只要条件成熟,这些税种都会慢慢开征,比如房地产税、资源税等等。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努力构建一个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体系,也就是说以后各种税收都要纳入到这个体系中来,这是大方向,也是必然趋势。 当然,在实现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一步步完善。

目前来说,老百姓负担的税收其实并不多,我们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对企业收入的调节,相对于个人而言,企业是缴纳税费的主力军。企业负担的重中之重就是利润税,也就是企业所得税,这个企业所得税如果扣除掉三费(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后,实际上缴的国家财政部分的所得税其实并不多,当然,如果这个企业所得税完税后还有盈利的话,那么还需要缴纳分红税。

除了企业所得税以外,增值税也是个大头,现在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率3%,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6%-13%,不管如何,企业的增值税支出都是刚性支出,不管是用于生产经营还是用于其他方面,都不能抵免。

还有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这些都是企业的税务支出,当然,这些税费都有对应的发票,可以入账,作为成本来税前扣除。 相对于企业来说,个人的税负压力相对较小,目前个人只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个体工商户需要缴纳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以及附加税。

但是,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所得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个是区别于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更高的税率,如果是股东还另当别论。 现在国家对小微企业有扶持政策,对月营业额低于3万元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暂时免征营业税。

太叔慧宇太叔慧宇优质答主

在现行税制下,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50%左右。在一些人眼里所得税就是中国税收的大头。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不是这么回事。

在税收之外,企业和个人被各种预算外资金盘剥得厉害。这部分资金,已经形成了与税收分庭抗礼的局面,如果从广义税负的角度来看,就是企业和个人缴纳的预算外资金,占了我国税负总额的半壁江山。

广义的税收不只指财政预算内的税收,预算外的政府资金,也应看做大税收。在中国目前预算外政府资金的规模,已经膨胀到异常惊人的程度。

从1980年到1999年的20年中,国家财政预算内收入增长了13倍多,预算外资金增长了185倍。1999年,全国预算外资金收入已达4682亿元,为全国财政收入的59.03%,二者几乎持平。如果算上其他政府性基金、各种行政事业收费和集资,这一数字将超过财政收入的100%。

也就是说,在中国目前的财政收支中,预算外政府资金已经大大超过了预算内财政收入。这一现象与国外迥然不同。在国外,财政预算内收入一般是预算外收入的数十倍。国外预算外收入大多来源于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收入,用于指定的公益性事业。

而我国情况恰好相反。国家财政预算内收入只是预算外政府资金的1/2,这一现象表明,目前政府从社会集中收入的主体力量已经转移到预算外,政府对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调控作用发生转移,财政管理的相当部分已游离于国家预算之外。政府预算内外资金管理的这种倒挂,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水平是偏低的。

在中国广义税收负担中,行政性收费是最大的部分,约占政府预算外资金收入的45%左右。这些费用,虽然在预算之外,但是与税收具有相同性质,只是纳税名目增多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其实是一个高税负国家。

而且中国的预算外政府资金,在使用上没有透明度,也没有被有效规范,极易滋生腐败,导致人们产生“不愿交、不敢交”的心理,成为“三乱”现象产生的源头。

虽然近几年政府开始对行政性收费进行清理,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乱收费”的毒瘤远没有根治。而且有些费用在清理的同时,常常变换一种形式再度“浮出水面”。因此,要想减轻中国社会高税收负担,关键要从制度上规范行政性收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