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怎么赚汇率差?

龚宸宇龚宸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从短期来看,国内目前并没有很好的渠道能让个人进行套汇交易;其次,从长期来讲,通过控制进出口贸易的方式获取盈利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策略。 这里先说一下通过外贸赚钱的模式都有哪些吧! 国内企业通过OEM或者ODM方式接国外客户的订单(即国内工厂为外国品牌做贴牌生产),这种方式可以让企业在不扩大出口的情况下增加外汇收入,但利润空间有限。

另外一种是直接出口,这种方式获得的收益最为稳定,但由于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外贸业务中70%以上的订单来自欧美国家,而欧美国家的汇率政策又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通过这样的交易模式获利的空间也不是很大。 再有就是通过提供海外服务或出口产品来赚取外汇,比如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开立海外分公司等,通过当地生产、销售的产品换取外汇。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方式以外,有一些企业会通过收购国外的公司或者直接投资海外项目的方式来实现资金的“走出去”,通过这种方式赚汇率的差价。这种模式虽然稳妥,但却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作为支撑。 那么为什么我说国内的短期并无好的渠道让个人获取汇率的差价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现在能够开展的跨境人民币活动范围仍然受到较严重的限制。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3569亿美元,其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分别为492.6亿美元和3076.5亿美元。 当然,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决定的——作为“世界工厂”,我国的出口规模占据很大的优势。

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2018年,我们不仅进口量较小而且进口价格也比较低,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是很难通过控制国际贸易来赚取较大金额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由于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金融业改革和开放,所以跨境交易的规模也在逐渐增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8年中国跨境贸易和投资综合报表》显示,2018年,我国跨境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已覆盖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同时各项政策也不断释放红利。还有跨境融资、证券化工具、债券发行、现金管理等产品和服务陆续推出并有效发展。

总之,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而言,了解金融开放的进程和趋势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机会,以合法的方式赚取汇率的差价。

艾真艾真优质答主

所谓汇差,是指外汇汇率的差价。在外汇业务中,由于汇价的涨落而形成的资金损失或收益。在一定意义上讲汇差即指汇兑损益。一般通过外汇买卖科目、相关业务科目及汇兑损益科目进行反映和核算。

中国外汇储备从2002年开始每年增加2000亿美元以上。到2007年底,外汇储备规模达15282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央行干预外汇市场形成的。外汇储备在满足合理交易需要以后的增加部分,相应地形成了央行的本币购买力,在货币供应中形成基础货币投放,为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央行必须进行对冲操作。自2003年下半年起,针对外汇占款持续增加、流动性严重过剩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创新了对冲工具,采取了公开市场操作、外汇冲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市场工具对冲过剩流动性。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央行的对冲规模不断加大,对冲操作也从被动对冲逐步向主动对冲转变。

2003年采用以利率招标为主形式的3个月期央行票据,2004年起开始发行1年期央行票据并加大操作力度,在此期间,外汇占款月度增加额保持在百亿美元左右,月度对冲规模也保持在400-500亿元左右;2004年通过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对流动性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对冲,10月增加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月度对冲规模增至约1000亿元;2005年,在外汇储备呈爆发式增长的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相结合,月度对冲规模增至2000-3000亿元,2005年下半年月度规模达3000-4000亿元,2005年全年发行央行票据超过3.2万亿元,使流动性基本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2006年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加剧,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对冲手段,全年累计对冲规模达4.8万亿元,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6.9%,继续保持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2007年以来,外汇流入继续快速增长,1-7月外汇储备月度增加额近600亿美元,1-7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累计对冲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流入,与外汇流入量基本相当,货币信贷增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由于基础货币超常规增长、商业银行对贷款投放有内在扩张动力以及一些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货币信贷增长反弹压力仍然较大,通货膨胀压力也明显上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截至2015年6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2445万亿美元,较5月末增持83亿美元,中国连续3个月增持美国国债,总持仓创6个月新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