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属于企业的资产?
用几个公式表达一下,更利于理解: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注册资本) 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注册资本) 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企业所有的资产总额,都等于企业所负担的债务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净资产)之和。所以,公司要维持正常运营,必须始终保证资产大于负债;同时,在财务状况变化(如资金周转不灵)出现负债增加时,也要确保资产仍然大于负债,否则就会面临债权人、债权人的催讨和索赔。
而资产的构成中,又有不同形式和性质的资产存在: 流动资产中,除了货币资金等可以立即变现的资产外,还有应收账款、存货等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变现的资产,以及诸如备用金等形式的现金等价物。
非流动资产中,除了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外,还包括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客户关系、商誉等。
综上,从广义上说,只要是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都可以计入资产科目进行核算,但资产终究只是一种资源的替代性说法而已,不能以是否真实存在为判断标准。会计上虽然要求资产必须具有现实可行性,但是,如果由于市场变动造成原有的资产不具有现实可行性,则应及时进行会计处理,转为其他相关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企业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 年或者超过1 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和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长期投资是指各种不准备在1 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 年,单位价值在1000 元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超过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超过1 年的大批同类材料,也要作为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和开办费、以经营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工程支出等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包括期量大的修理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费用、在建工程等。
确定一项经济资源是不是企业的资产,必须按照资产的定义并遵循以下三条具体标准:
1、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即企业拥有该经济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没有拥有该经济资源的所有权,但能够实际控制该经济资源。例如,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虽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实际能够控制,也应当包括在企业的固定资产内。
2、该经济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该经济资源具有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例如,企业持有一定量的原材料,该原材料本身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如果将该原材料用于生产,则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该经济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用货币金额计量。如果该项经济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不能可靠地用货币计量,即使符合上述前两条标准,也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