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企业有哪些?
现在叫“军地协同”,在部分领域开展试点。 比如,在海洋调查方面,2016年原国家海洋监测预报中心与天津津航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中新天津生态城海洋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海洋综合勘察、海上地理信息系统(GIS)、动态海洋数据库建设等; 在卫星应用服务方面,2017年中电科软件测评中心有限公司与北京四维空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中电四维测绘遥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民用高精度卫星定位服务、地图测绘服务以及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平台等;
再比如,航天测控领域,2018年航天驭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海鹰航天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航天测控通信技术研发中心举行签约及揭牌仪式,双方将共同探索商业航天发展新模式…… 类似的还有很多。
其实,很多年前就有军民融合的概念了,那时提出军工体制改革,就是希望军队和企业能够打通,像美国一样。 但实际上,我们的思路是强化军队保障地位,通过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参与。所以出现了诸如国企改制的时候保留政府兜底条款这类尴尬的局面。
这次疫情的表现,相信会更加加快政策调整的进度。
军民融合企业包含的行业非常广,目前可划分为10大企业类型。
1、装备制造类企业:通信、电子、航天航空、船舶、机械、汽车等;
2、IT类企业:计算机、通信、电子等;
3、化工原料类企业:核能、原子能、化学纤维和塑料制品等;
4、冶金和材料类企业:非金属矿及制品、金属制品、有色、黑色金属等;
5、能源类企业: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6、轻工和纺织类企业:纺织、服装等;
7、农林牧副渔业类企业:生物工程、制药、饲料等。
8、咨询服务类企业:国防科技与信息咨询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
军转民企业指在国防科研和军工生产过程中,把为国防需要而开发的工艺、技术、设备、产品及人才、信息等用于民用科技与生产的过程和成果。如,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以及军工企业的机器设备都可转为民用。
民参军企业指民用部门参与军事科研和生产的简称,民用部门包括民办科研机构、民营企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技术兵器的综合性越来越强,电子、机械、光学、化工、材料等方面的技术和工艺直接融于武器装备的研制中,军民技术界限日趋模糊,使民用部门具备了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良好条件。
军民通用企业指生产经营的产品或零部件,技术或工艺等军民通用性强的企业,如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项目,军民通用价值大。军民通用企业具有较强的军事应变功能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