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企业原因政企合谋?

佟书豪佟书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僵尸企业的说法其实是不科学的,严格来说应该叫“失去活力企业”(dysfunctional firm)。因为很多看似很有活力的企业,比如苹果,微软,有时候也会丧失竞争力,陷入成长停滞的危机之中。当然这种危机不是资不抵债或者亏损导致的,而是由于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偏好突然发生变化导致市场突然不给这些“有活力”的企业提供了——当然,他们可能仍旧能靠之前的利润或融资活下去,但是增长停滞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企业都有可能成为僵尸企业。

2,中国的国企和政府的关系很复杂。很多央企的确是因为国资流失严重,而国资流失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和企业之间权责不清,监督乏力造成的。但是,也有很多央企本身是很有竞争力的,他们的衰退不是因为自身能力问题(比如市场突变导致的无法转型),而是外部因素,尤其是竞争环境变化导致的。对于这类企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加强内部监管,降低外部交易成本;而对于那些本来就缺乏竞争力而又处于垄断行业的国企,应该坚决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总之,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明确产权,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国有经济的活力。否则,要么会出现国资流失,政府公信力下降的问题(如铁本案 和 宝钢重组巨亏案);要么出现政企合谋,效率低下的情况。

萧丫娅萧丫娅优质答主

传统体制下,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关系是一种“主管”与“被主管”的行政隶属关系,政府对国有企业在资金、物资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对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信贷规模等实行指标控制,对国有企业的投资、资产处置等重大决策拥有审批权,这种行政隶属关系使得政府在对本地区经济指标负责的压力下能够干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为政企合谋提供了条件。

具体来讲,政府有合谋的动机和优势,而国有企业则缺乏抵制政府合谋的现实能力和意愿。

具体来讲,动机上,地方政府希望辖区内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以推动本地经济增长和吸纳更多人员就业,而僵尸企业的存在正好帮助政府实现了以上目标;优势上,政府能够利用行政隶属关系强制要求银行“配合”;意愿上,大部分僵尸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企业本身缺乏市场化生存的动力,即使政府不过问其经营状况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因此,传统体制下,政府掌握着对辖区内经济运行状况、重要企业经营状况的最终决策权,国有企业受制于此,最终“合谋”导致僵尸企业现象的产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