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估企业中的现金?
对于“如何评估企业中的现金”这个问题,答案其实就两个字:“简单”与“困难” 先说“简单”,评估企业的现金,你只需要弄清楚两个问题:
1、现在手里有多少钱(资金总额);
2、这些钱是怎么来的(筹资来源)。
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就算完成了评估任务了,是不是很简单啊! 但问题是,大多数人做不来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人们被“表象”遮住了双眼。 一家企业,账上的银行存款可能有好几亿,但这些都是表象。这些存款到底是真是假?有没有被挪用?就没人知道了,毕竟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和存款都是以账户为单位的,一个账户几百万,几个账户加起来就有几千万,谁又知道这几千万会不会都是假的呢?所以银行的存款只是“可能存在”,并不是一定是真实的。
很多表面看起来有钱的企业实际上都是“表象富豪”,真正没钱。而有些企业虽然没钱,但却能维持正常运作,甚至活的很不错——因为他们非常会“管钱”,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所以,很多人就被表象骗了,把钱给了“表象富豪”而不是真正的“会管钱的穷光蛋”。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风投都投给“会管钱的穷光蛋”的原因,因为他们的投资最终都能换成大量的“真金白银”,且“来路清白”,不会是违法犯罪得来的。
所以,如果你想评估企业中的现金,你必须要弄清楚两个方面:
1、“钱”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真的资金有多少?
2、钱是怎么来的?合法吗? 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你才能算真正掌握了“企业中现金”的评估方法。
对于企业而言,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开展业务、投资,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具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来偿还到期的债务,因此,现金拥有量对于企业的生存是根本性的,对于拥有量的评价是任何评价所无法代替的。
评价现金拥有量要把握一个度,就是“适度”。在一定时期内保有合理的现金量是必须的,如果超过这个合理适度,就意味着现金的利用效率太低,不能为企业有效地创造利润,就相当于现金的闲置浪费,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样,如果现金拥有量小于这个适度,企业又会有支付困难甚至不能如期偿还债务之忧。所以,关键的问题是企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是多少。
实际上,这个问题属于管理会计存货控制中的存货经济批量问题。企业保有现金,一方面可以满足日常经营活动需要和偿债需要,另一方面,也会因现金的保有而付出代价。企业保有的现金越多,其机会成本就越高,即将现金用于经营活动能够获取的收益越高。企业保有的现金越少,短期借款额就会越大,相应的利息费用也必然增加。所以,这两者之间是互相矛盾的。为了寻求机会成本和利息费用的平衡点,管理会计上发展了一个存货模型,叫做存货经济批量模型,用以确定最佳的存货量,在这里,将存货量换成现金持有量,模型的计算方法与结论仍然成立。根据这个模型的分析结论,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企业机会成本与利息费用之和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该模型需要企业掌握企业全年所需现金总额、每次出售有价证券以补充现金所需要支付的固定费用和因持有现金而放弃的收益(通常以有价证券的利率代替)三个参数,然后代入存货经济批量模型直接计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