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得的什么奖?
2008年7月7日,伊利股份公布,旗下纯牛奶、酸奶及冷饮三个事业部分别斩获“乳品行业最佳品牌奖”、“乳品行业创新奖”“2008年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品牌”及“中国雪糕冰淇淋品牌TOP10”等四项大奖,成为获此殊荣最多的企业。
如此多的荣誉加身,伊利股份到底有啥黑幕呢?在所有的这些奖中,只有一个“最佳品牌奖”是公平、公正、公开的,是由专业的品牌评价机构发布、由众多专业、严谨的品牌分析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的;另外两项却是“内部评选”的奖励,即由伊利股份的内部工作人员根据自身情况,从数百款同类型产品里面,推荐评选出五个品牌进行参与决赛,并最终由专家点评出得奖名次(从“最佳品牌奖”的颁奖单位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品牌”自然是所谓的“伊利品牌”了)。
而更加离谱的是“中国雪糕冰淇淋品牌TOP10”这个奖,居然只是对十家企业和一个部门进行了颁奖,没有一个独立第三方的评审机构或颁奖单位,而所谓的“专家点评”,则是对获奖企业的人员进行简短的电话采访。这样一个“大奖”,不仅具有非常明显的“内定”色彩,而且获奖企业根本没有发表讲话、接受采访的机会,与“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本就是背道而驰。
也许正是因为缺乏含金量,所以伊利股份才会如此的兴奋,居然将这一项所谓的“大奖”发布了数百条微博公开炫耀。然而,如此低级的错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首席信息官(CIO)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公司上下的信息人员是不是应该全体引咎辞职呢?
相比之下,同样是发布微博,伊利股份的对手蒙牛股份则做得很好,不仅没有以政府或公司的名义发布那些可有可无的品牌宣传微博,而且其CIO还严格地遵循了企业微博内容的“三去二不限”(去商业化、去广告化、去营销化;不限话题、不限范围)规则,真正做到了“谨言慎行”和“客观公正”,难怪人们都说“蒙牛股份的微博是最有营养、最有内容的微博”,蒙牛股份实在是太懂网民们的胃口了。
对于伊利股份这样的上市企业,除了要求其高管完善自身素质之外,消费者和媒体更应该给其施加舆论压力、让管理层感到芒刺在背,这样才能促使他们走上良性循环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