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利差有多少?
根据国际经验,在经济增长率较高、利率市场化改革较早的国家,银行业的存贷款利差往往也比较低。比如日本1977年实现利率市场化后利差约为2.3%-2.5%,韩国1999年完成利率市场化后利差约为2%-3%,美国的利差只有1%-2%,印度和巴西在利率市场化开始前利差在5%-6%,实现利率市场化后利差也降至3%-4%。
中国银行业的利差水平长期在4%-5%之间波动,2011年以来,存贷款利差逐步下降至2.5%左右,与国际上银行业利差水平类似的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利差处于中等水平。
中国银行业的存贷款利差较高,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实际利率形成机制还存在着一些扭曲,银行在存款利率上的话语权较大,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也较高,此外,国有企业在银行贷款中仍占较大比例,其承受的贷款利率低于其实际的风险溢价;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而银行还没有完全找到新的赢利模式的前提下,各商业银行之间的“价格战”竞争也进一步挤占了银行的利差收入。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利差收入会带来长期影响,2015年和2016年,中国大型银行存贷款利差分别为1.7%和1.6%,股份制银行存贷款利差分别为2.5%和2.2%,中国银行业平均存贷款利差为2.1%,与发达国家银行业的2%-3%的利差水平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