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要多次操作吗?

文妤暄文妤暄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说结论:对于普通投资者,采用一次性买入长期持有到期的投资风格会更有效率,主动管理基本无望。 原因如下: 1. 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很难通过短期的业绩得到验证。

2. 从长期来看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企业盈利、现金流以及通胀水平等,与市场利率、宏观经济波动等关系都不大(如表1)。也就是说,如果一只基金能长期跑赢沪深300指数,那么必然说明该基金所选的公司基本面好于大盘,能够带来持续的增长。反之亦然。

所以从上述角度来看,主动管理基本是无望的——无论基金经理怎么切换风格,短期怎样博取alpha,长期来看最终的效果都是差不多的,都能跑赢基准指数。因为选择更好公司的机会成本始终存在。 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优的资产配置方案就是一次性投入,然后长期不动。

当然这种方法对于基金经理是致命的打击。为了每年度都能跑赢沪深300,基金经理必须不断追逐热点,更换仓位,试图获取超额收益。然而结果往往是折戟沉沙。

2007年之前的十年里,全市场的主动型公募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也只有8%左右,跑不赢同期沪深300指数(见图1)。之后这十年,虽然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牛人,但同样没有出现大幅超越市场的现象。

2004年至2015年间,全部偏股型基金平均回报是79.75%,而同期沪深300的涨幅也有76.28%(区间内均指全年涨跌幅,不是简单算术平均值)。若按自然年末或季末末结算,两者差距并不大;若按月末结算,则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就会超过沪深300。这是因为月份越多,偏股型基金通过择时和选股获得的超额收益的机会就越多。 但倘若将考察期拉长到整个基金行业的历史,情况又是另一样了——整体而言,偏股型基金的年化收益仅有9.30%,远远跑不赢同期沪深300的13.74%。

这说明什么?说明即使将选择权交给专业的公募基金管理人,他们也不具备通过长期的选股来获得超越市场的能力。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既没有渠道也没有能力去筛选出优秀的基金经理,所以最有效率的做法就是把资金一次性地投入到优质基金中,让他们帮你去挑选个股进行长期稳定的投资,而非频繁交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