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利基金有几块?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含农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单位和工作人员缴纳费基,财政补贴并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调剂金。 每个险种都有个人帐户和个人调节金。 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说明如何建立个人账户:
1.企业缴费额=(员工工资总额+职工个人缴费基数)x 0.6% x (地区社保缴费基数比例);
2.职工个人缴费额=职工个人缴费基数 x 0.08 %
3.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将个人帐户的金额划入银行。 根据以上公式,当职工工资收入总额不变时,随着地区的社平工资的提高,个人帐户中的金额也会相应地增加。
当然,如果员工辞职或离职,个人帐户的钱是可以全部领取出来的。 另外,在实行个人医保账户的地方,个人每个月会从工资中扣一部分钱进入自己的医疗个人帐户,这个数目由各地方政府确定,北京是每月扣40元。
各地情况可能不一样。
中国福利基金会由四部分组成: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专项经费。它是国家财政预算中有关民政事业费及地方财政中有关社会福利事业的配套经费和社会福利费。
2、各种法定福利经费。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福利办法中规定的福利经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规定的残疾人劳动就业基金等。
3、社会福利有赢利事业的利润和各种社会福利设施的经营服务性收入。
4、国内外捐赠。包括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国友好团体及友好人士的捐赠。我国的福建、广东、浙江和上海等省、市及部分县、市的各级福利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他们捐赠的钱物。国外政府机关和友好人士也有资助、援助和赠送钱物的情况。如日本政府资助了北京市兴建“中日友好蒲黄榆养老院”;日本国池田和平研究所捐赠了10万美元建设山东威海“中日友好儿童家园”;瑞典政府赠送30万美金建立北京光华唇腭裂治疗中心;荷兰红十字会资助北京老年公寓翻建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