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危机归咎于谁?
美国银行业面临严重危机。到3月中旬,全国已出现70多起银行跑存款风潮,仅3月5日至12日就有14家银行关门停业。到月底,这个数字上升到21家。这些事件严重损害了人们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加剧了银行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把银行危机产生的原因归咎于政府对银行业的管理和监督,声称对商业银行缺乏管理,以致在1980年代使银行承担了高风险业务。其实,这不符合事实。在里根和布什执政时期,为了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大力削减政府开支,政府管理机构和人员大幅度减少。主管银行业的各个部门和机构的职责不仅没有被加强,反而被削弱;不仅人力得不到补充和加强,反而被削减。这怎能有效地对银行进行管理和监督呢?
197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了通货膨胀,导致利率大幅度上升,使房地产业遭受打击。当时政府对银行向房地产投资提供了低息优惠贷款,致使不少银行大量投资于房地产,最后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在1970年代后期137家倒闭的银行中,绝大部分是因为向房地产提供贷款过多导致的。里根上台后没有改变这种状况,反而规定银行在房地产贷款中所占比重从65%提高到80%。这怎能不对银行的发展和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呢?
1980年银根紧缩后,不少在房地产投机中牟取暴利的银行和储贷协会便无力还债,“问题银行”和“问题储贷协会”急剧增加。里根政府不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一再降低管理和监督标准,使不少大银行得以利用“表外”业务和“证券化”等手段,将许多有问题的资产转移到表外,在市场上出售或以其他方式处理,使自己可以摆脱困境,致使有问题的银行长期得不到解决。到了老布什执政时期,这一问题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继续恶化,直到1990年经济衰退时才被迫加以解决。
从1970年代后期到1990年经济衰退期间,在美国房地产业和银行业、储贷协会发生了大崩溃中,2991家银行和储蓄机构破产,损失达6000多亿美元,政府为解决这一系统危机花费了至少1240亿美元。仅从1990年7月到1993年2月,就有1222家存款机构破产。里根政府和老布什政府对此应负根本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