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低迷的原因?
原因不复杂,也不神秘——简单的说,就是需求不足、有效供给过剩! 什么叫做需求不足?通俗点说,就是居民手里钱少了,消费能力弱了,所以消费就不活跃。为什么呢?因为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78%下降到了2014年的65%(有数据显示,2013年这一比例只有62%)。也就是说,居民人均收入十年间只增长了43%,而同期CPI却增长了92.5%。虽然期间有过通货膨胀,但主要是由水、电、教育、医疗、住房、汽车等刚性支出拉动的,对消费的冲击其实不大。居民真正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实际上并没有增加多少,所以消费自然就不活跃。
那么什么是有效供给呢?所谓有效供给,就是在合理的价格下,满足人民群众真实需要的商品和劳务。为什么又说它过剩呢?因为在我国有不少行业,包括钢铁、房地产、煤炭等等,由于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市场,这些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盲目扩张导致大量企业亏损,甚至部分企业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以房地产为例,根据某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房地产企业TOP500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房企平均负债率达到73%,已经高于2011年的水平。其中,Top500强中约有半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80%以上,有的高达90%甚至更高。如此之高的负债率,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经营不善的企业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进而陷入严重的信用危机。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需求不足,而又形成有效供给过剩的现象呢?这归根到底还是宏观经济调控的结果。为了抑制过快上涨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政府实施了紧货币政策,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紧货币政策的直接后果就是流通中的现金总量的增长率赶不上GDP的增长,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于是消费就疲软;同时,紧货币政策又会导致投资收益率上升,资本成本上升,一些行业的利润空间受挤压,于是投资冲动就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