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暴跌的具体原因? 从全球风险资产价格整体下跌,到黄金原油暴跌,再到 A 股恐慌性抛售,本轮市场调整的确存在系统性风险。 我们看到国内股票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都出现了较为惨烈的下跌。其中上证综指大跌4.5%、创业板指更是大跌5.6%;铁矿石、豆粕等大宗商品期货跌幅都在5%以上,黄金现货更是一举跌破1300美元/盎司大关,创下2013年6月以来的新低。
其实,在A股市场本身存在着比较多的风险,比如去产能导致的供需关系紧张,成本支撑下的钢价上涨,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了企业亏损的可能。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也为未来的通胀水平增加了不确定性。
除了宏观层面的因素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微观层面的信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下滑。 根据Wind数据,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497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5年的业绩预告,预计1142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占比高达76%,而净利润增长的公司仅113家,占比仅为7%。 从行业上来看,钢铁、煤炭等周期品板块预亏比例最高,达到82%和73%,地产也超过五成,旅游酒店、航空运输、汽车等消费板块预亏比例也都超过四成。 如果考虑到那些虽未预告业绩但实际已出现大幅下滑的黑马,那么绝大多数的行业盈利率都是负值。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对于流动性收紧的担忧被放大,风险偏好迅速下降,导致市场出现了非理性的抛售。
赞同 444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5/23 4:50:08 关于暴跌的原因,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与两方面有关:一是人民币汇率大幅走低;二是对“熔断”机制担忧。市场担心,熔断之后,会使得股票买盘和卖盘信息不透明,导致复盘之后跳涨或者跳跌,反而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剧烈。此外,A股连续两日收跌也与外围市场走低有关,美股上周五普跌,欧洲股市上周五也跌至7个月来低点。
在市场人士普遍看来,当前中国经济处在深度结构调整过程中,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滑、债务风险上升等问题交织,IPO注册制改革临近等多方面原因,使得股市长期承压,对大牛市的预期降低,市场短期的恐慌和避险情绪上升。
专家认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海外市场波动会成为影响股市的干扰因素。资本市场改革措施的出台、落地也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市场环境,不宜操之过急。
新华社今日发文称,从中期来看,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的状况将会发生明显变化,“熔断”机制、“深港通”今年即将推出,“沪港通”、QFII、RQFII等开放举措继续推进,A股被纳入MSCI指数概率增加。随着投资者信心和价值投资理念的逐步回归,中国股市长期震荡上行格局仍可期待。
A股经历了周一的大涨后,周二开盘大幅低开逾4%,上证开盘报2883.86点。沪指早盘跌势放缓,临近午盘,沪指、深成指成功翻红,创业板指一度上攻逾2%。临近午间收盘,沪深股指升幅收窄,创业板指涨幅继续扩大。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报2918.09点,涨3.99点,涨幅0.14%。成交3310.02亿元。深成指报9918.25点,涨96.79点,涨幅0.99%。成交4454.44亿元。创业板指报2042.82点,涨55.36点,涨幅6.82%,盘中一度暴涨近7%。
赞同 282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1/22 0: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