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开放银行?
首先,中国的银行业一直是有开放的,而且这些年一直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以存款利率为例,1978年就取消了计划定价,改为官方指导定价;2015年实行的存贷款利率下浮机制,也就是商业银行可以自己决定利率上浮或下调;2016年以来,央行已经通过多次降息累计降低了存款利率4.75%(2015年11月降息前后平均基准利率为4.35%),其中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2.75%降至1.75%。 至于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国际上一般是由人民银行规定利率下限,商业银行依据资金供求情况在利率上限之内确定具体利率水平,也就是说,市场上存在着不同的利率,比如半年期的银行存款可能利率是2.75%,小贷公司的借贷利率可能是20%,融资租赁公司或许更高,这都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当然,如果存款利率长期高于贷款,比如2.75%大于20%,那就是不正常了,需要调节。所以,所谓的市场化就是让市场上各种金融主体在同一个平台上,按照同一套游戏规则来进行活动,从而实现整个市场的均衡。
其次,关于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这个政策主要是放开外资银行的限制,之前对于外资银行的外汇业务有限制,现在逐渐放开,允许其从事人民币的业务,同时放宽了境内金融机构到境外发行的条件,简化审批流程等等。其实,这一政策在2010年开始就已经逐步实施,2010年之前不允许国外银行在北京设立分支机构,2010年之后允许外国银行在北京设立分行,经营外汇业务。目前,已经有几十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
总之,中国的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完善,开放是一个大方向。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金融层面的改革措施出台。
开放银行是近年来银行业务发展的一种新形态,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实现生态场景的开放连接,将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无缝嵌入到第三方场景中,为C端用户提供触手可及的无感金融服务,促进B端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银行在数字时代获客活客黏客的综合服务能力。这种银行经营模式在海外已经取得了成功,并在近几年实现了指数级的增长,2021年英国已有5000万余人使用开放银行进行数字支付。
我国的开放银行探索起步虽晚,但已展现出巨大活力。在监管层大力推动及银行家共识逐步凝聚的背景下,各类型银行均在积极研究布局开放银行的建设路径,国有大行发挥金融科技及金融资源禀赋优势,与互联网企业、金融科技公司深入合作,凭借流量思维和生态圈经营,在C端业务上形成了先发优势,如工行“金融@家”、中行“生态金融云”、建行“新一代”工程等,在场景获客、生态建设上已取得阶段成效。
城商行由于区域经营限制及技术实力限制,纷纷将开放银行业务聚焦于垂直场景服务,如南京银行“赤兔”金融开放平台与苏宁场景合作、西安银行“西银慧融”开放银行围绕本地生活场景建设。
大部分农商行等小型金融机构数字化基础相对落后,以安全、稳健为原则,大多选择与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开展平台共建合作,借助外力开展自身开放银行业务实践。如江西农信、山东农信、江苏农信等利用开放银行模式,分别与微众银行、腾讯等单位合作,建设金融产品商城、金融便民站等综合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服务在地方区域渗透下沉,取得了良好实践效果。
2019年11月,工信部出台《打造智慧交通,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文件,明确提出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化布局开放银行生态,并对中小银行的开放银行业务进行定向减费让利,以此扶持开放银行生态快速成长,推动银行数字化发展转型提速。开放银行正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从封闭系统向开放平台转变的战略选择,也是银行业探索数字化生态转型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