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这个概念是凯恩斯提出的,在凯恩斯的框架中,货币有两个构成要素或两个功能——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而基础货币就是这两个要素的综合体,或者说是有这两个功能的货币总量。所以,从凯恩斯的定义出发,要确定基础货币的概念并不困难。 凯恩斯认为: “我们在这里把具有以下两种性质之一的任何东西都称之为‘货币’;或者作为交易媒介,或者作为价值储藏。我们把那些仅仅是作为交易媒介的东西称为‘流通货币’(current money),把那些既可以作为交易媒介又可作为价值储藏的东西称为‘基础货币’(funds money)。” 凯恩斯这里讲的基础货币,实际上是狭义货币(M1),因为只有在现代信用制度之下,人们才可能同时持有既可以是交易媒介也可以作为价值储藏的货币形式。如果回到金本位制度下,则是不可能存在这种兼具交易媒介和储备功能的货币形式的。因为在金本位制下,各国央行不能也无须主动供给基础货币,它们只能被动地根据货币需求量增减黄金外汇储备量以调节货币供应,此时货币的需求与供给决定于市场机制,不存在央行主观干预的问题。在这种体制下,不可能有广义货币(M2),自然更不会有广义货币需求。
凯恩斯之后,很多经济学家都对货币需求做过研究,但凯恩斯之所以成为凯恩斯,是因为他的理论不但解释了当时英国失业问题的原因,而且找到了刺激有效需求的政策工具,即赤字财政政策。虽然凯恩斯没有详细讨论过基础货币需求,但是在他提出宏观经济均衡的IS-LM模型时,已经暗含了基础货币需求的意涵。 在凯恩斯以后的许多宏观经济分析中,基础货币都被视作一个内生变量来对待。这意味着在分析框架中需要先假定基础货币的需求函数,进而求解出总需求、总供给等变量。比如古典主义学派所主张的菲利浦斯曲线就能实现这一点。 到了近代,随着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兴起,不少学者利用大量的宏观数据试图检验基础的货币需求函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托宾的Tobit模型 和罗纳德·麦金的Mackinon model. 这些模型的共同点是假定基础货币的供给是已知的,而需求取决于收入、利率等变量,不同之处在于各变量关系的表述上有所差异。
以上我简要介绍了货币需求领域里比较经典的理论,在这些理论中,基础货币是被作为内生变量来处理的。 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在现实世界中基础货币往往并非是由个人或企业自主决策后选择持有的货币存量。它更多地反映了金融体制和中央银行操作的特点。在分析基础货币的需求时,我们不能忘记它所反映的现实世界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