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没有国会?

农艳梅农艳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清末,出现过两次建立“议会”的尝试。一次是在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经济论坛”,一次是清末新政时期建立的资政院。 戊戌变法的“经济论坛”,主要讨论的是“经济发展”问题;而清末新政的资政院,所讨论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 但无论什么性质的政治组织或机构,其成立的前提和基础都必须以公民权利和民主观念的普及为基础。换句话说,在一个国家的民众中,如果民主和宪治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那么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制度或设计,这一设计最终都只能是一纸空文而已。

在中国古代,士族阶层是一个拥有相对广泛民主参与基础的阶层。但由于缺乏现代意义的公民概念,所以尽管士族们可以就某些公共事务发表意见,但他们的意见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是一种道德号召而非法律义务)。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人们开始认识到政治权利属于每一个公民并应该由他们来享有的宪法原则。在1905年至1912年,中国出现了一个争取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爱国运动。但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临时政府并没有能够延续这个传统。国民党的党部作为取代临时政府的权力机关,其组成人员不是通过自由选举产生,而是党争的结果。

国民党一党专制之下,任何反对党都被取缔,选民们的选择范围极小甚至根本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所谓的“议会”“议院”都形同虚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的代议制机构。直到解放前,中国的议会梦一直未能实现。

施皓阳施皓阳优质答主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模仿西方的制度建立了国会,后来两次被袁世凯和蒋介石给废除了。蒋介石建立的国民党一党制,后来在中国大陆失败,只存在了二十二年。这个一党制到了台湾以后,后来就变成政党制了。台湾这个模式后来也被很多的东亚大陆型社会,比如说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所效仿,也都变成一党制,不过这个一党制不是基于统治党权力的集中,而是基于地域、家族、宗教等要素,先建了一个党的外壳,再把各种人才拉进来,然后进行集中。这种模式在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都曾经盛行过,也都完成了它们的阶段性使命,大部分后来也变成正常的政党制国家了。但是在中国大陆,这个一党制的统治是成功的,所以就延续了下来。当然也形成了一种习惯上的思维,认为这个东西既然好何必还变来变去呢?

其实美国、日本、英国都没有国会,而是叫“英美议会制”。我们中国的议会是来自德国的模式,“人大的模式”。德国在二战之前是一个独裁制的国家,1945年被盟国打垮后分裂了,西德在盟国的主导下进行民主化改造,就建立了人大的模式。这个模式后来到了共产党领导的东德,也采用了人大的模式。这两个德意志分裂了几十年,后来西德超过了东德,就合并了,统一成德国了。

南斯拉夫、波兰、越南等,当年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共产党在建立政权时,也把人大也带了回去,所以这些国家也形成了“东欧议会制”或“东协议会制”。而中国是一个大陆大国,俄罗斯也是一个大陆大国,俄罗斯后来选择的是跟西欧一样,也改成英美议会模式了。而中国还是选择了东协议会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