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寿险哪年进入中国?
1992年,上海外贸信托投资公司作为受托人代理美国AIG集团购买了中国平安10%的股份; 同年,AIG集团通过其海外机构,在中国成立了第一家人寿保险分公司——AIG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简称“AIG人寿”)。 AIG成为第一家落户中国的大型外资保险公司,也是第一家获准采用总代理机构制度的西方保险机构。
1995年初,AIG把旗下寿险公司独立出来,成立了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随后于2002年和2003年将旗下的财产和再保险公司分别注入到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形成了目前三大上市险企中的两大巨头。
1996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同英国保诚集团有限公司订立合作协议,合作涉及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的寿险业务。 在大陆,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即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个人人寿保险及年金合同; 在台湾地区,则由信诚人寿与台湾国泰人寿推出团体保险及人寿保费。
1998年7月,信诚人寿取得营业执照,成为中国内地第二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 2001年底,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信诚人寿引入新股东——英国保诚集团旗下的亚洲保险事业部。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式打开保险业大门,1992年10月中英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保险业市场准入的协议,才拉开了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帷幕。1992年11月,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领取了中国保监会的营业执照正式进入中国,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工商业营业执照”的外资保险公司,也是第一家将保险营销员制度引入国内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在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从仅有两家机构发展到目前拥有27家分支机构。
友邦保险刚进入中国是在中国开展寿险业务的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此后,众多外资寿险公司陆续进入中国开展业务。从地域范围看,外资保险公司先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及部分内陆大城市设立机构,最近几年,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拓展。从机构形式看,早期设立的主要为省级分公司及营销服务部,最近几年,分公司以下分支机构发展较快。截至2015年底,共有29家外资保险公司(占机构总数23%)在中国经营,其省分公司291家(占12%),中心支公司1119家(占14%),支公司691家(占16%),营业部及营销服务部1,445家(占19%)。
2004年以来,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中国先后与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比利时、阿联酋、匈牙利、美国、瑞士、韩国、英国、法国等15个国家签订了双边保险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内容涉及监管协调与交流、反欺诈、反洗钱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