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企业是中小企业?
后生最佳答案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或者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划分标准。 一般来说,我们谈论的中小型企业是指私营企业,且规模在一定范围内。那么究竟这个范围是多少呢?这就要看我们所参照的“大型企事业”的标准了——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以年销售收入500万美元作为分界线,将低于该销售收入规模的企业定义为中小企业;而我们国家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我国的很多行业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通常只是将2000人以下的企业定义为中型企业,而将100人以下的企业定义为小型企业。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划分方法,但无论采用哪一种,都是存在一定根据的。
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由于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往往把年销售收入低于500万美元的企业都界定为中小企业。而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这些定义都需要重新评估和界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被重构,产生更多的“互联网+”商业机会。同时,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之前属于大企业的优势逐渐丧失甚至消失,与此同时很多小企业却借助网络力量和先进的技术迅速崛起并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在讨论“中小企业”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制造业和流通业,而应该更侧重于那些依托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成长起来的新兴企业——他们可能才是未来全球竞争的主导者!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和经济增长上都有着重要地位。在我国,中小企业一般按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来确定。一般来说,中型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4000~40000万元,从业人员300~3000人之间的企业。小型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300~4000万元,从业人员20~300人之间的企业。微型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不高于300万元,从业人员20人以下的企业。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具体划分标准。
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定义各有不同,在联合国工业组织成员国中,各国确定中小企业规模的标准有以下12类:
(1)从业人员人数。
(2)实收资本或自有资本额。
(3)销售额。
(4)资产负债总额或净资产额。
(5)企业类型(主要指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
(6)地区(一些国家把企业分成都市企业和地方企业,规模标准不同)。
(7)产品或服务类型(例如将食品企业、房地产企业等单独区别)。
(8)企业主的个人或家庭性质(如区别个人所有或独资企业,成员组织或合作社,家族企业等)。
(9)组织形式(例如将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形式的公司分开规定)。
(10)雇佣家人(在一定条件下雇佣家人作为工人)。
(11)企业年龄(区别新创办的企业和老企业采用不同的标准)。
(12)其它(例如企业规模相对参照物为同行业大企业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