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凯股份有几个副总?

殷欢鑫殷欢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河北新河市里,一家名为“冀凯”的上市公司,与同行企业相比,他的历史并不算长,但他发展的速度却不容小觑。从1997年的105万元资产,35名员工,到2009年,上市时总资产已飙升至5.8亿元,员工也增加到1500名。

改制:三个和尚“烧”开水

和大多数的地方政府不同,河北新河市政府对于本地企业的发展是持“放手”态度的。对于企业来说,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在当地是一个可选事项,如果选择股份制改造,那么国家不会进行政策优势扶持,但是地方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在股份制改造的问题上,冀凯没有选择原国有企业“冀南县铁厂”的名字,而是选择了“凯盛电器”作为改制后的企业名。不过,在凯盛电器改制时,没有资金注入。这样,如何使新企业运转成了最大的难题。

面对资金瓶颈,凯盛人也没有选择传统的方式,而是把公司管理、技术、营销等各个环节的权力都集中到了高层手中。与此同时,集权的管理模式更便于企业快速的做出调整,以满足市场的变化。另外,企业还把人事权也集中在高层手里,以吸纳更多合适的人才。

但有了人才,还是面临没钱的窘境。就在此时,三个和尚“烧”起了开水。1998年,三位技术骨干王英英、李景山、安运洪相继从华北工字钢厂调入凯盛。他们三人各自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公司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华工钢厂长王英英主管技术,凯盛董事长李景山主管营销,安运洪主管生产。如今,三人都已被纳入公司高层。

发展:扩张靠“舌头”和“腿脚”

对于多数企业而言,如何迅速实现企业的扩张,往往是企业董事会上争论的焦点。而凯盛的办法却简单而有效。

一是靠“舌头”。凯盛人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我们公司的销售人员眼睛长在头上,腿脚长在身上。”意思是说他们的营销人员总是紧盯着市场,用双脚去丈量市场。在凯盛看来,与其花大量资金去研究、开发市场,不如让自己的员工用“腿脚”去验证市场。

凯盛为了扩大生产,通过“腿脚”走遍了中国所有主要的钢铁城市,“每到一个城市先到‘卧铺特快’上睡两宿。第二天四五点钟起来,在火车站蹲点,等货一出来,立马把火车拦下来,抢货、卸货、回厂。就这样,靠着几条‘铁腿’,成就了今天的凯盛。”企业副总经理安运洪如是讲述。

二是靠“腿脚”。虽然每个城市都有“三陪”,但凯盛人却有自己的“三陪”。他们说的“三陪”不是陪吃、陪喝、陪睡,而是公关、营销、技术服务。

对于凯盛人而言,陪用户吃吃喝喝不是难事,难题是怎么把用户留住。于是,凯盛根据市场的需要,营销和服务人员不断地强化和用户的感情交流、技术交流和业务交流。凯盛还专门设置了驻京办,其目的就是长期稳定地保持与首都用户的联系,强化信息反馈和办事效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