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高速是什么企业?
我做过一段时候的华北大区总经理,对于华北高速有一定了解。 首先,华北高速公路属于国企,由河北省交通厅管理;其次,从建设之初到现在一直属于亏损状态(除了新建北京机场的一段高速公路外,其余路段都经过改扩建),每年的亏损额度以百亿计,目前可能更亏得厉害;第三,业务模式单一,主要收入来源于车辆通行费和燃油销售;第四,人员臃肿,效率低下。
1.由于早期设计建设时资金紧张,贷款较多,加上后期改造、安保、绿化等投入,使得本就不厚的家底越发薄了。
2.在收费服务方面,早期因为缺少经验,借鉴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几所大学的收费系统,开发了一套不落后于任何人的电子收费系统,并配备了两台大型计算机负责数据处理。但在实际应用中,这套系统存在大量故障,经常造成通道堵死,损失大量通行费。后又先后更换了几代系统和硬件设备,但始终问题不断。
3.经营理念落后。作为国有企业,承担了太多本该市场承担的功能。如免费载重车、拉客等。这些本该企业行为,由于政府的干预,使得企业负担沉重,竞争力不足。
4.管理能力低下。高层管理团队绝大部分是交通系统的官员出身,没有商业企业的管理经验。加之制度流程滞后,人才储备不足,导致企业经营能力差强人意。
5.债务缠身。随着前几年高速公路建设的加快,各地都上了不少项目,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大多数地方都出现了负债的现象。华北地区更为严重,几处在建的项目由于资金缺乏,一度停工,后来通过政府协调才得以继续建设。
田琼优质答主1996年,中港合资的华北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筹建,1997年华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同年12月15日,全长117.9公里的京津塘高速公路北京段建成通车,首都正式迈入“高速路时代”。19年之后,华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一家集投资、建设、管理、经营高速公路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旗下运营路段10条约600公里。
2001年10月,华北高速(股票代码000916)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15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8.82亿元,总资产156亿元。控股公司包括京津冀区域的廊坊万向新源公司、荣乌北部长城公司、京张京包公司,河南区域的漯驻公司和湖北区域的汉孝公司;参股公司包括京津冀区域的张承、张石、张涿、大广、京沪、京开高速,山东区域的青银高速,广东区域的京珠澳门段高速,河南区域的郑石高速以及天津高速。
在国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华北高速作为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企业,承担着助推区域发展的责任义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公司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与区域内路网互联互通以及业务融合。参与首都地区环线等高速公路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区域路网。收购了京秦高速公路北京段特许经营权和廊坊段国有股权,收购了涿密高速特许经营权。作为河北津西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参与该公司战略重组。与河北交通投资集团公司、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就加快京津冀公路网完善、升级、发展,推动三地高速互联互通,签订了相关协议,参与了天津北部区域交通规划方案研究。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指引下,华北高速正着力优化高速公路布局,扩大经营范围,不断深化改革创新,逐步实现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和资本经营、项目管理一体化的综合功能转变,努力做好协同发展的运输大通道和服务京津冀一体化的优质上市公司,确保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