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技企业有哪些?

林锦梁林锦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目前,国内正在运营中的医疗机构约有3万余家,其中医院1.2万余所,基层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8万个。这些机构都是潜在的精准客户群体,而能够真正获取这些客户线索的渠道则主要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 线上渠道以医联体/医共体为核心开展业务 目前比较主流的线上获客方式是通过构建区域健康医疗生态圈,引入更多线上服务场景,形成“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新业态。通过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提升问诊效率。 例如,腾讯医典联合微众银行推出的在线诊疗服务,患者通过公众号即可进行在线预约;阿里健康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搭建 “患者端—医生端—供应链” 三端相互联结的数字健康平台;小米也推出了小米健康APP,提供预约挂号、在线问诊、开处方药等服务…… 在流量获客上,各互联网巨头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通过补贴、优惠、免费等方式吸引用户关注,提高用户活跃度和使用频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满足民众日常就医需求之外,更是助力疫情管控、实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屏障。

国家相继出台政策文件,明确鼓励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动互联网医疗蓬勃发展。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加快5G、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年7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远程医疗网络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快各地远程医疗网络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可以预见,在政策推动下,互联网医疗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线下渠道深耕社区诊所连锁加盟模式 除线上渠道外,线下渠道亦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客户挖掘,如深耕社区诊所连锁加盟模式,拓展终端网点覆盖,或进行异业合作拓宽流量渠道等等。

例如,阿里健康与万邦医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互联网+药品流通”项目公司,探索互联网购药新模式;腾讯携手深圳人民医院开通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复诊续方、电子处方向导、药品配送及用药咨询等服务…… 在线下渠道,同样不乏传统药企布局互联网医疗的身影。 以中药为例,传统的中药流通模式一般由中药材批发商家——代理经销商——药店或门诊——消费者,而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传统的中药流通环节可以被缩短甚至完全取消,比如淘宝就汇集了众多的“草根药房”。

近年来兴起的“电商+药事”服务模式也成为传统药企发力线上的又一表现。2019年初,阿里巴巴旗下“医鹿”平台上线“网上药店”,正式涉足互联网零售行业;2021年6月,京东健康与九州通医药集团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将围绕供应链供应链、在线医疗等领域开展深层次的合作…… 无论是传统医药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大家正在从起初的彼此试探走向深度协同与合作,共谋数字经济发展。

史晓斓史晓斓优质答主

医疗设备及耗材生产企业、医药制造企业、医疗服务机构、医疗信息化企业等。

医疗器械类企业

医疗器械类产品较为丰富,包含了急救护理产品、骨科植入耗材、医学影像诊断、体外诊断、心血管植入耗材、眼科齿科等各个分支领域,其中,心血管、眼科齿科、骨科脊柱和神经外科领域等高值耗材类公司较多。

从行业整体格局来看,各个分支领域内部企业分化较为明显,部分企业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龙头企业,而数量众多的中小型竞争者则处于较为激烈的竞争中;另一方面,各分支间行业发展程度不一,其中,血液净化、心血管介入、骨科关节脊柱神经外科、口腔种植、眼科视光等领域竞争相对不充分,国产化水平相对低,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增长更具爆发性。

随着集采推进,中低端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国产化率将持续提升,同时受分级诊疗、科技创新、国产替代等因素驱动,医疗器械行业将延续高速增长趋势。

医药制造企业

医药制造企业产品覆盖西药、中药、疫苗等各个类别。总体上,医药行业创新转型不断加速,产品竞争、市场准入加速,创新产品凭借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优势,正逐步加快替代传统产品。

同时,随着带量采购政策扩围并逐步常态化,一方面,将推动医药企业加速产品结构优化,加快仿制药出口及创新药研发进程,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压缩仿制药价格及利润空间,加速相关企业转型或出清。

医疗服务机构

医疗服务机构主要从事专业化的医疗服务、第三方独立检测与医学检验服务、眼科医疗服务、辅助生殖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业务等,受人口老龄化、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国家医药制度改革不断推出和医疗支付能力提升等多重因素推动,医疗服务行业正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具体行业方面,病理业务的诊断需求尚未被充分挖掘,未来临床应用空间仍然广阔;随着不孕不育率提升和诊疗技术的发展,辅助生殖业务正进入高增长期,同时随着眼科视光、生殖健康、肿瘤早诊早治等专科诊疗和预防市场需求释放,健康管理业务也具备较大发展空间。

医疗信息化企业

医疗信息化企业产品主要集中于医学信息工程、实验室信息工程和体检信息工程等领域。

受医疗卫生行业发展推动及技术快速迭代、产业高速发展推动,医疗信息化市场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同时,随着医疗信息化逐步迈入3.0智慧阶段,未来将向专科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演进,专科信息工程和智能硬件装备也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