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如何支持实体企业?
作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多放贷款、多做业务。但传统的线下银行存在着客户覆盖面窄、无法有效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问题。而互联网银行的兴起可以打破这一瓶颈。 以网商银行为例,其客户覆盖全国90%的中小企业,单笔融资效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且做到了7*24小时实时审批,极大地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互联网金融还拓宽了银行业务的经营范围。以芝麻信用为基础数据,网商银行开展小额信贷业务。通过大数据评估客户的信用程度,免除了企业提供繁琐的担保抵押手续,实现了对小微企业的全方位金融服务,让“借钱不难”成为现实。 运用金融科技的手段还能有效降低银行的风险。由于线上交易数据的完整留痕,使得欺诈概率大大降低;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也能更好地对交易进行溯源,确保资产的安全。
当然,科技力量的介入并不是要让商业银行脱离实体经济增长的需要。恰恰相反,科技的加持能让银行以更低的成本满足更多客户的需要,实现更大的效益。从而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
银行的本源是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支持实体企业是天经地义的,是职责所在,是必须完成好的天字第一号任务。在这方面,国家有要求、百姓有呼声,市场主体有期盼,银行责无旁贷,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持续做好支持、服务。银行支持实体企业,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必须始终如一坚持的战略。在这一点上,没有丝毫的含糊、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丝毫的变通、没有丝毫的商量。
其次,如何做好支持?简单地说,就是要加大支持力度,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企业活力,与企业共渡难关。这是“总开关”,是统揽性要求,其他都是衍生性、支撑性、配套性的要求。
再次,在支持实践中,必须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市场化原则,要求银行在服务实体企业中,要尊重市场规律、要遵循市场交易规则,要合理界定收益与风险,要实现银企互利共赢、良性互动。法治化原则,要求银行在服务实体企业中,所有合同契约、所有交易行为,都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要严格依法办事、要切实防范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做好支持,并不意味着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味放贷款。做好支持,必须要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必须要坚持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必须要避免高风险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