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企业怎么算毛利?
假设产品出厂价(含税)为10元/瓶,成本包括:原料成本6元/瓶、费用2元/瓶、利润1元/瓶; 则: 毛利润(税后)=10-6-2=2元/瓶 毛利率(%)=(10-6)/10*100%=40%
销售成本=6+2=8(元/瓶) 售货净利润=2-1=1元/瓶 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8+2=10(元/瓶)
年生产量=1000万(瓶) 总成本=1000*8=8000万元 总销售收入=1000*10=10000万元
税前利润=10000-8000=2000万元 所得税=2000*33%=660万元
净利润=2000-660=1340万元 年销售利润率(%)=1340/10000=13.4%
年投资收益率(%)=1340/900=14.84% 上述计算中,没有考虑增值税的影响。假如产品税率是13%,那么增值税=(10*13%)×1000=1300万元。纳税后的利润和利息如下:
我们来明确一个概念,是“毛利润”,不是“毛利率”。毛利润是毛利额除以销售收入,这个指标的数值范围在0--100%之间。而毛利额是销售收入减去商品成本(不含费用和税金),毛利额的指标数值是没有上限的(下限是0)。一般情况下,人们说毛利时大都指的毛利额,也就是未扣除费用的利润额,而非“毛利润”。饮料行业的毛利为60%--90%,也就是你卖100万的货,毛利大约为60万—90万。
这个指标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
⑴、 产品结构。饮料包括有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饮用水等多种产品,不同价格带产品差异也很大。一般瓶装水的毛利比碳酸饮料要高。所以,毛利要受到销售的产品结构影响。例如,你销售瓶装水的比例高,毛利会比较高,反之则低。
⑵、 销售渠道。一般酒店、餐饮渠道,相对于现代渠道(大卖场、超市、便利)和传统渠道(食杂店、冷饮批发店),毛利要高。
⑷、 市场规模。市场的规模大,配送半径较小,配送成本较低,同等条件下的毛利较高;反之较低。
⑷、 市场阶段。新开发或处于成长期的市场,一般各项投入较大(尤其是市场推广方面的投入),毛利相对较低,而市场进入成熟期,投入降低,毛利相应较高。
⑸、 包装回收。有些市场存在包装押金,包装回缴费报销及包装损失费用报销等问题,所以,存在一定的差异。
⑹、 计算口径。有的将促销品直接记入正常销售(例如,买三赠一),有的则正常销售与促销品分别核算。这种情况下,正常销售部分的毛利会存在较大差异(正常销售的毛利要高于合计的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