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产业特征有哪些?
产业的分类方式很多,最常用的有四种: 一是按照生产领域分,包括消费资料生产、生产资料生产和公共事业(如教育、医疗等); 二是按经营方式分,可分为企业、企业和商业; 三是按产品形态分,可以分为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 四是按行业管理分类,我国目前主要使用这种分类方法,具体分为13个门类,97个大类,482中类,1500个小类。 每个类别下面都可以继续细分,比如第三产业就分为: 交通运输业(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水上运输、道路运输、装卸搬运) 批发业和零售业(食品饮料烟酒、纺织服装服饰、文化办公用品、体育休闲用品、医药及医疗器械、日用品、家具建材等)
金融业(银行、保险、证券、信托) 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房产中介服务、物业管理)
其他未列明行业( 包括教育、医疗、科研、咨询、餐饮住宿、娱乐、社区服务等) 每个行业又可以根据需求层次划分为不同层次的产品或服务。这样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状结构,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每个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特征有:
1、企业的产业特征取决于该企业所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是生产、流通还是服务,属于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产业。
2、生产型企业从事矿产开采,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的加工制造等活动,其产出是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从产出方式看,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也可以分为资源密集型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3、流通型企业从事商品和产品的购买、运输、储存和销售活动,其产出主要是商品和产品在空间、时间和使用方面的效用。从经营特点看,既可以是商店、超市和市场这样的驻店型商业,也可以是经纪、代理和配送这样的无店铺商业。
4、服务型企业从事信息服务、运输服务、教育服务、技术服务、后勤服务、咨询服务、旅游服务、金融服务、医疗服务、法律服务、商业服务以及社会保障服务活动,其产出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服务。
5、产业的划分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界限也并不十分清楚。比如建筑企业,既有从事房屋建造和道路、桥梁、港口等工程建筑的生产企业,又有专门的勘察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中介企业以及从事城市供水与污水处理、固体废物管理、园林绿化等市政公用事业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