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僵尸企业有哪些?

融钰泽融钰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僵尸企业”的概念是相对于“活力企业”提出的,通常是指市场机制缺失、缺乏内生动力和企业家的企业。这些企业既无投资价值(股价下跌),又无产出增加(产量减少),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有些则依靠银行信贷和政府的补贴维持着生计。 这些企业之所以成为“僵尸”是因为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严重问题。

1.市场机制缺失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企业竞争力弱。一个健康运转的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资源充分流动的市场,所有的交易都是在公平的环境中进行的,每个参与者无法获得额外利益,也没有机会损失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零交易成本”。

然而现实中并没有这么完美的市场,比如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市场上各种各样的“票”非常多,这种制度缺陷极大地损害了市场配置的效率,也使得一些企业获得了超收益。随着经济的转轨和制度的变革,这样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但是仍然存在的,比如说行政垄断行业。还有一个原因是企业的外部性,比如污染严重的企业由于治理成本过高被低估了排放权的价值,因此其生产成本低而消费者却不得不为此支付更高的费用。

2.政府干预过度,微观主体扭曲。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维护市场秩序。然而在中国当前,政府不仅参与了市场运作,还承担了本该由市场完成的任务。于是政企合一,微观主体的决策逻辑必然会发生歪曲。一方面由于政府干预市场的动机往往不是来源于市场失灵,因此其干预的力度就难以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和行政权力的寻租的可能性,使得市场上的交易并不仅仅是一种平等的交易,很多时候是一种权力与资本或者关系与资本的结合,这样原本应该处于市场中的企业和政府就都变成了“僵尸”,失去了活力。

3.企业家精神缺失,企业经营缺乏主动性。一个健康的经济运行需要的是有进取心的企业,需要它们不断地进行创新,提供新的产品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而中国很多企业的老板既没有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也没有冒险的精神,对于新技术的探索和努力根本不够。于是,本来可以活下来的企业因为它的怯懦而变成了一具僵尸。

璩呈静璩呈静优质答主

要明确僵尸企业的概念。僵尸企业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是由于获得放贷者或者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公司。这类企业一般具有人员富余、产品积压、效率低下、连年亏损、资产负债率奇高等特点。

其次,要摸清僵尸企业的家底。目前,学界关于僵尸企业的测度,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国外相关研究一般以债务利息保障倍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回报率等指标作为核心标准。国内则多采用亏损、停产、减产等指标来测度。受数据可得性限制,不少研究倾向于从银行视角来识别僵尸企业,即以金融机构的让步贷款作为判断依据。比如,以企业利息支出占EBIT(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的比重来测度。一般认为,该比重低于0.3的制造业企业属于僵尸企业。

笔者尝试将上述两种测度方法结合起来,按照“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小于0.7,且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即在总资产周转率、利息偿付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剔除当年新设立、成立时间年限不足一年的亏损企业来识别僵尸企业。经测算,2008-2014年,我国僵尸企业共计3443家次,僵尸企业的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亏损额分别占全部亏损企业以上指标的43%、50%、72%,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辽宁、河南、河北等十省。僵尸企业主要以煤炭、钢铁、有色、石化、电力等行业为主,其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90.6%。国有企业的僵尸企业为2999家,占87%。

最后,要加强僵尸企业的处置。按照“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思路,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加快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实现市场出清。兼并重组方面,要研究出台进一步支持大型企业开展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推进实施“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并购具有品牌、技术优势的境外钢铁等企业,实现产能合作共赢。破产清算方面,要强化司法与行政的力量协同,加快法律程序,有效处置“僵尸企业”。要加强破产法律制度和司法能力建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