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价还会翻番吗?
首先,如果从历史数据去判断市场走势的话,2017年的楼市堪称“教科书级”案例—— 去年年初,不少人还在讨论“一线城市房价腰斩、二三四线城市房价崩盘”等话题(当时本人也在知乎写了不少分析文章);
到了年中和下半年,舆论却几乎一边倒地唱多—— 至于原因嘛,很简单,供需关系发生了扭转,新房库存量大幅降低,而新增入市的房源却非常有限。在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情况下,自然会出现“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市场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那今年的楼市呢,有没有可能再次上演“逆转”的好戏?
客观地讲,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要比去年上半年好很多,各大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库存量都有较大幅度地提升。以北京为例,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的存量(未售面积)是14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58%,而二手房的面积则是13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74%。 虽然目前市场上“抢房”的现象依旧不少,但是大家需要明确一点,这些高溢价成交的楼盘往往位置不佳或者户型缺陷很大,而区位和户型是决定房屋是否值得买入的最根本因素。当这些高价房源逐渐完成交易并纳入二手房市场后,价格是有可能回归理性的。
当然,那些区位好、配套齐、户型佳的热门项目,价格大概率会继续上涨,但这类房子一般数量较少,且大多被投资客所持有,对整体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综合来看,今年楼市再度整体暴涨的概率是很低的。 但别忘了,北京的房价可是连续涨了15个月!平均每个月的价格比上个月都要高一些,这种情况是相当少见的。即使今年房价仍然会上涨,那涨幅也会很小。 另外,近期央行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被不少人士解读为“降息”。要知道,房贷利率是影响房贷成本最直接的因素,而房贷利率又是参考LPR利率确定的。
自LPR报价机制建立以来,房贷利率与LPR的相关度已经达到0.95以上,基本呈现正比关系 ——即LPR下降时,房贷利率也下降,反之亦然。 根据央行的规定,LPR报价由18家银行共同商议确定,其中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以及外资银行分别拥有一定的投票权,每一类银行的选票都算总票数的一半。
由于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贷款利率整体偏高,所以在LPR改革之后,它们普遍愿意调整贷款利率空间,通过LPR加点的形式适当降低融资成本。
根据上海易居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杠杆率都出现了上升,其中居民杠杆率的增幅更是创下2012年以来新高。
而在所有的家庭中,首套住房按揭贷款利率是最优惠的,只有基准利率的四折左右。如果LPR继续下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仍有下调的空间,这对刚改和首置性的购房需求来说是一个利好。
濮峥优质答主北京楼市在四月中旬左右出现了短暂过热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网签量环比暴涨、中介门店客流量骤增、新增房源挂牌量锐减,以及部分板块和个别项目出现“抢房”现象。对于这种异常情况,政府部门迅速出手,祭出了天量土地供应、严格调控落户购房资格等政策,为躁动的北京楼市重新“降降温”!
进入5月份以来,北京楼市逐步恢复理性。数据显示,5~7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每月大约在7000套左右水平,在二手房住宅市场,新增挂牌量开始恢复,业主报价逐步调低,而购房需求有所减少。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显示,5~7月北京二手住宅成交总量同比下降68.5%,环比下降41.8%。
北京楼市的这种成交量回落和房价稳定,是前期政府一系列调控政策落地后的自然反应,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明显遏制。未来一段时期北京楼市将会如何发展演变,我们可以从政府释放的政策信号中获得比较清晰的答案。
政府释放的强烈信号
政府对于北京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决心十分坚决,一方面要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另一方面要充分保障自住、改善型需求和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坚持遏制高房价与增加有效供给并重的政策导向,并且未来政府将会在增加供地、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多措并举来保持北京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为此,政府在4月底、5月初先后多次出台了关于土地供应、加大保障房建设和加强市场监管等一系列密集调控政策。比如,为增加商品房的有效供给,5月9日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集中挂牌拍卖了10宗土地,其中包括6块含有各种保障性质的住宅用地。该次土拍创下两个历史之最,即单次土地拍卖数量为历年之最,且单日土地出让金高达214.2亿元,为2009年下半年以来土地“限价令”出台后最高单日土地出让金额。这批新供应的土地在2012、2013两年将形成新增住房供应总量322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分别形成自住型商品住房221万平方米,中低价位、限套型商品住房39万平方米,公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5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的总占比高达80%。
除此之外,为抑制购房需求的过快增长,政府部门在5月中旬通过调控户籍购房政策,实行就业、居住一定年限、缴纳社会保险,持有暂住证等硬性条件才能申领购房资格的规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资需求。同时,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严肃查处价格违法和不正当行为,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和大起大落,有效净化了房地产市场环境,使市场更加规范和健康。
此外,政府部门表示未来将坚定不移地把北京市建设成为“人文、科技、绿色”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并且将在未来5年新建100所以上中小学,新增20万张以上养老床位,开工建设40万套以上保障房,新增就业人数250万人以上等,这将为北京的长远发展和稳定,将提供巨大的支撑力量。
市场走势的理性预判
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加上北京市整体经济持续高位平稳运行和北京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的核心地位和优势、世界城市建设稳步推进等因素,都为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北京楼市“量价回归”时代的开启,对于广大购房群体和消费者来说,将得到切实的政策利好,使“居者有其屋”的梦想逐步成为现实。
对于北京楼市的未来发展走势,我认为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的成交量,尤其是二手房的交易量,未来将持续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在价格方面,预计将在未来半年左右的时间内,保持总体平稳运行,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不会出现大幅震荡,房价可能小幅下调,但调整幅度有限,不会出现“断崖式”的“跳水”行情。总体而言,北京楼市将朝着更为理性、健康的方向有序发展,在“量价回归”中将逐步达到“新常态、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