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基金怎么亏本?

诸金良诸金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比较火的事情,就是大家把钱存在银行,然后去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结果钱没有赚到,反而亏损了。 事情是这样的,从2018年开始,有老百姓通过某行的手机银行买了一款叫作“惠裕稳健”的理财产品。这个产品的宣传页面显示,预期年化收益为4.6%-7.5%,风险程度较低(R1)。 但是到了今年的6月份,这款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却收到了银行发来的短信,告知他们产品可能亏损的情况。短信内容提到,“该产品经评估,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3元/份,造成本金损失97元/份……” 而当时投资者购买的产品份额是2000份,也就是说,一旦卖出,将亏损接近20万元。 这让收到短信的投资者们感到十分震惊,于是纷纷打电话向银行咨询情况。

银行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市场不好,产品处于“浮亏”状态。为了稳住客户,银行还提出以回购的方式承接客户的理财产品,也就是用高收益的银行存款来回购客户的这款产品,期限一年,利率6%。 有投资者觉得银行给出的收益率太高,不想接受;也有投资者担心银行的资金实力,害怕赎回后银行会无法兑付。最后双方经过磋商,银行最终按照8%的年利率回购。 那现在的问题就来了,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的时候,明明承诺的收益率是4.6%-7.5%之间,为什么到最后却只能给8%的收益率呢? 根据银行业内的规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的利率上下限分别为基准利率的60%和150%。而市面上常见的各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都是在这个范围以内。

也就是说,不管银行买的什么金融产品,卖什么样的理财产品,它的收益率都不能超过这个上限。如果超过了这个上限的话,就属于违法行为。 上限的范围虽然只有5个百分点,看起来不多,但是这已经够银行喝一壶的了。因为目前市场的利率水平本来就比较低,在LPR报价机制改革之后,央行已经多次下调贷款利率,现在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基本上都在3%~5%之间。

如果有银行的产品收益率超过了这个范围,那么很明显,它卖的不仅仅是理财产品,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在里面——比如通过加杠杆的方式,借入更高比例的资金用来放贷,或者购买其他的高收益金融产品。 但不管是哪一类,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因为按照监管要求,所有的银行都必须把利润的百分之几十拿出来作为风险资产准备金。这意味着,只要出现任何风险的处置,这些银行都要准备拿出来赔付。 现在随着资管新规的颁布,所有不符合规定的理财产品都会陆续被清退。像前面提到的这种,银行自己买了自己的理财产品,然后被套牢的案例,也会越来越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