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投资?
1983年,索罗斯的量子基金首次公开亮相,进入华尔街战场。当时索罗斯带了两样东西上战场——高盛给他的5亿美元和康耐尔大学的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为《论全球货币体系》(On the Global Money),这篇论文后来以《非分配的正义》(The Justice Without Property)为题再版发行。 在这篇论文中,索罗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会动摇。他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都会加大,一国发生的危机可能会殃及他国甚至整个世界。为了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就必须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在论文中索罗斯还详细分析了“美元陷阱”的现象。所谓“美元陷阱”,是指美国依靠其庞大的贸易逆差和美元储备,可以通过无限制印钞来填补财政赤字,从而刺激本国经济发展;而其他国家则不得不面对本国央行被动增持美债、国家货币贬值、经济增长乏力等诸多问题。 “美元陷阱”的背后实际上是美国作为一个大国独有的特权:只要美国想,它可以无限印钞,哪怕让美元贬值,也没有任何国家能拿它怎么办,因为美国的印钞机是别人没法抢走的。
但索罗斯认为,全球化背景下“美元陷阱”会令美国经济的优势逐渐削弱。因为国际社会的竞争并不取决于某个国家是否能拥有更多的资源或更廉价的劳力和资本,而是要看这个国家能否保持持续的改革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一国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它的央行有多大的权力,而在于这个国家的整个政治、经济体制是不是有利于创新。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元就不断贬值。当美国消费支出增长得比其收入增长得更快时,美国人就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国外商品和服务了。当然,其他国家也必须购买美国的产品和服务,这样双方就能达成交易,皆大欢喜。 但问题是,其他国家不是傻子,他们不会一直傻傻地购买美国商品而不要求支付更高的价格,或者说不会一直傻傻地持有美元而不寻求更多的回报。他们会想办法去增加本国货币在国际结算中的比例,减少美元的交易量,直到双方的支付比例达到平衡为止。
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美元的统治地位就会遭到挑战。虽然现在还没有哪个国家的货币像美元那样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挑战不会发生。相反,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这种挑战正在到来。
2006年初,欧元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结算/信用凭证。 2014年底,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跨境贸易和跨境融资均可以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信用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