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都怎么种?

曾裕嘉曾裕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爹是黑龙江农场的职工,现在退休了 老家是双鸭山那个地方的我也不知道是哪,反正那有我的童年回忆和童年的玩伴 我们家属于农业局下属的国营农场,属于国有划拨土地,直接归农场管理局管辖,场部相当于一个小城镇吧,有学校医院派出所什么的,我家住在农场最北边,距离场部大概15公里,属于垦区(应该叫农垦总局),这边是北大荒。 这里边的地都是国有的,属于国营农场,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统一种植,统一收获,统一销售,当时没有市场化概念,记得小时候总是去河边抓鱼捉鸟,晚上看满天繁星,早上起来一出门就能看到地上的草籽被牛吃得干干净净,远处就是一片片的白桦林,秋天来的时候满地的金黄,风吹过飘落的树叶。

我上学的地方离着我不远,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年开春都要给庄稼打农药杀虫(记忆中是杀虫,不知道是不是杀卵),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小朋友在河边玩,突然闻到味道不对,然后我们的眼睛开始流泪,后来才知道是农药打多了,河里的水不能喝了,那个时候没有污染的概念,只是觉得河水脏了不能喝。

后来慢慢的长大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这的土地分到了各家各户,一开始还种植大豆玉米这些,但后来市场什么价格高我们就种什么,记得90年代中期开始在这里种植甜菜,因为甜菜的含糖量高,那时候家里养了一头奶牛,每天把甜菜叶子捞出来喂它,家里还有两个发酵池子,用酵母菌发甜菜叶子的甜汤,喂完肚子就睡觉。

后来逐渐的转型,开始大量种植蔬菜,我记得有个温室大棚,里面一年四季都不下雪,都有绿色植物,当然价格也是很贵的。 不过后来的经济发展不是靠种地得来的,因为土地本身的附加值很低,于是有人开始搞养殖,有养鹅的,有养兔的,但最多的还是养鸡的,毕竟鸡能吃虫子也能吃粮食,当时规模较大的一个养殖场就在离我们住的不远的河边上,养了30多万只鸡。

但后来环保越来越严,这个养殖场还是被关掉了,那些鸡都被赶到别的场地去吃虫子。 现在虽然户口还在农场,但我已经离开那里很久了,记忆中的稻田,现在已经改为一块块的水泥地,种上了蔬菜,记忆中绿油油的田野,现在已经被高高大大的白杨树代替,过去那种靠天吃饭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这里的地都实现了机械化操作,播种收割都很方便。

顾雨宁顾雨宁优质答主

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其自然条件相差很大,农业生产条件差距较大,粮食作物种植方式也多种多样,种植制度可分为东部复种、西部轮闲和南方三熟三个类型区。

(1)东部复种区:北起松嫩平原,南到东南沿海各省,粮食作物种植有两种方式。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下部以及辽南地区;玉米小麦或玉米谷子两熟区:主要分布于黄河南北和东北平原东南部。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是我国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之一,在复种区所占比重大,是小麦玉米两熟区的主要种植方式。该种植方式在黄淮冬麦区小麦产量一般为450~675公斤/公顷,玉米产量为 5250~7 500公斤/公顷,其中南部的鲁西南、豫南及苏北部分地区,小麦产量可达 7500公斤/公顷,玉米产量可达9000公斤/公顷,两熟产量高达16500公斤/公顷,是南方三熟区产量的1-1.5倍。该种植方式的产值也高,两熟高达24 000-3~元/公顷,而且经济效益也比较好。

(2)西部轮闲区:粮食作物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主要包括松嫩和三江平原的北部。东北地区小麦很少种植,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单产一般在3750-6750公斤/公顷,高产达 9000公斤/公顷以上,具有单产高、品质好的优势。同时西部轮闲区是全国粮仓,商品率高达70-80%。

(3)南方三熟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多种植双季和三季稻。全国双季稻种植主要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和广东6省双季稻面积占全国的3/4以上。湖南省是我国双季稻种植面积大省。双季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稻谷面积和总产的80%左右,占全国双季稻面积和总产的1/3左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