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进运动需要投资吗?
“西进”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美国的西部大开发,另一个是指清末民初中国的西北移民屯垦。 美国西进运动的第一个含义不用说了吧~ 美国西进运动的第二个含义就很好理解了——清朝政府鼓励百姓赴西北边疆进行开荒种田的活动(主要是在今天的新疆和西北地区),实行优惠政策来增加人口,发展经济。
1895年,清政府设甘肃新疆巡抚,专管西域事务。不久之后清廷又于伊犁设立将军,统辖全境。为了进一步吸引内地汉民前往当地安家落户并开荒种田,清朝廷颁布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例如免纳粮税、发给耕牛农具、给予种粮种畜等鼓励措施;而抵达该地区后,农民可以自由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并且可以将土地传给后代。
清廷还承诺对那些开垦荒地并有可观收获的农民免除徭役,允许他们携带家属,并在当地接受政府的司法管辖。同时,清廷还设立了专门机构管理这一地区的事务,如驻伊犁大臣、参赞大臣等。这些举措极大地刺激了汉族居民向西迁徙。
从1760年开始,清朝政府先后六次在伊犁河谷地区投放了将近40万汉民,进行屯垦。这些移民主要来自陕西、山西等地,他们带来了丰富的生产技能和经验,使西北地区获得了重要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农业以及手工业的发展。
到了嘉庆年间,由于中原及江南地区人口密集,粮食产量已难以满足需求,人们开始重新发掘西北地区作为“新大陆”的价值,希望在这里获取新的生存空间。于是,自嘉庆后期开始,清廷鼓励移民屯垦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
到道光年间,清廷已经将新疆各地大量种植的小麦、玉米等作物传入内地的政策变为常态。除了鼓励移民外,清廷还在新疆各地大力发展军事屯田,以战养战。清廷还在吐鲁番等地推行引灌成渠、集坡蓄水、挖渠灌溉等一系列水利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这一切都促进了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改变了当地以游牧为主的经济结构,使得新疆成为后来晚清时期国内一个重要粮棉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