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降低失业率的?
要理解美国的失业率统计方式与中国等有所不同。中国的失业率包括在业/离职调查和样本轮换两种方式。 在业/离职调查是通过抽样的方式,每月发布1%人口数量的就业情况;而样本轮换则是每年更换一部分样本,通过现有样本跟踪一定时期内的失业情况。这两种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调查对象必须是正在找工作或者已经失业的人。这种统计的失业情况实际上反映的是劳动力市场短缺的情况,也就是所谓“需求侧”的失业。 而美国则不同,他们的数据只包含失业的人口,不包含找工作的人。换句话说,他们统计的只能是最悲观的失业情况,也就是所谓的“供给侧”的失业情况。 这种统计方式的差别其实很重要。举个例子可以更好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别。假定一个地区共有2000人,其中1500个有工作能力但处于失业状态(即处于“需求侧”),500个没有工作但有求职意愿(即处于“供给侧”)。如果该地区总体失业率为4%,那么按照中国计算方法,处于“需求侧”的失业者占全部受调查人口的7.5%,也就是375人,而按照美国计算方法,处于“供应侧”的失业人数是500人,相当于全部受调查人口的25%,是处于“需求侧”人数的三倍多。可见,从“供给侧”考虑问题的话,这个地区的失业情况要严重得多。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通常人们更关注“需求侧”的失业情况,因此往往会忽视“供给”侧面所隐含的问题。而事实上,造成失业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劳动力需求不足之外,还包括人力资源供给方面的原因,比如知识型失业、结构性失业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并不会导致总需求明显减少。也就是说,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计算失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
其次,需要了解美国是如何定义失业问题的。前面提到美国统计的失业人口是不考虑找工作的群体,换言之,这些统计的失业人群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非自愿失业,二是愿意并能够在短期内找到工作。很多因为年龄或技能问题而无法找到工作的群体并不在他们的统计范围以内。所以从这方面来说,美国的统计数字确实能够体现出劳动力市场的紧俏程度。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在美国,想要完全消除失业也是不可能的。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措施,总会有找不到工作的人存在。这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阶段的问题,也是一个无法突破的理论瓶颈。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其在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方面的能力无疑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特别是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大力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积极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使得经济复苏步伐显著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