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贷款是负债还是资产?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再贷款不是负债也不是资产; 准确的说法是没有明确的负债或者资产的属性,但是有预算软约束的性质。 央行通过再贷款提供流动性支持(降息)的时候,理论上讲是减少社会货币总量M2,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偏好,它们会更倾向于持有风险较低的债券资产而不是放贷出去(因为如果放贷出去的话,为了同样的利率收益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相当于加息了,这是不符合降息的逻辑的),于是央行的这个降息就等同于向企业发行国债,或者说相当于从居民和企业手中借债,因此是企业负债-收入(tax),对企业来说有费雪效应(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由于物价上涨,实际利率为负值,也就是名义利率要大于费雪效应)的影响,所以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即资产端。 但是,当银行发放贷款给企业时,虽然增加了对企业的债权资产(信贷派生存款+金融同业资产),但同时也收回了同等数额的现金存款(客户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客户缴纳的保险备付金),而且通常而言,银行所放出的贷款额度通常会超过其收回的存款金额,因此从整体上来说,银行的资产规模会增加更多,并且由此带来的收入也大于支出,也就是盈利的。这实际上是把社会财富从居民和企业手中转移到银行手里,属于政府和企业向银行的借贷,因此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就应该计入负债端。 所以综合而言,对于银行来说是增益的,但是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就存在税费(融资成本)的问题,也就是说从整个社会的宏观层面来看,确实是减少了总体的财富,只不过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这种损失被转移到了政府和企业和个人的身上从而被掩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