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业利润表区别?
根据我国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分别针对工业、商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制定了四类不同的企业利润表。下面分别予以分析。
1、工业企业利润表。 工业企业利润表采用多步式,通过对利润的逐步计算,计算出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利润表中各项目的含义及其填列方法,具体可参见本书第二章分析。从工业企业利润表中,可分析出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等内容。
2、商品流通企业利润表。 商品流通企业利润表各项目与工业企业利润表中各项目相比,有以下几个不同之处:一是没有"产品销售成本"这一项,而只有“主营业务成本”这一个项目,并且在填列时,还应扣除按商品销售收入和规定的成本利润率计算的销售成本。这主要是考虑到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销售利润率一般较低,且变动不大,便于商品流通企业通过计算直接得出主营业务利润。二是为反应商品流通企业在购进、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进货费用,如商品运输费等,特设了“经营费用”这一项目。三是为反应商品流通企业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税金,特设了“税金”这一项目。
商品流通企业在销售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其销售净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经营费用等。因此,分析时应重点对这些项目进行分析。
3、施工企业利润表。 施工企业利润表与商品流通企业利润表是统一的。其利润表主要反映承包工程、劳务作业及销售材料的利润情况。其中,为反应施工企业主营业务的盈亏情况,还增设了“工程施工结转合同成本”项目。“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的计算公式为:“工程施工合同毛利”=施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工程施工结转合同成本"项目。
分析施工企业的利润表应抓住“工程施工合同收入”、“工程施工结转合同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等主要项目。
4、房地产开发企业利润表。 房地产开发企业利润表与工业、商业、建筑业利润表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没有按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划分收入、成本、费用,而是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支出”等项目。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确认当期的房屋、配套设施、代建工程的收入。主营业务支出为房屋销售成本、配套设施销售成本、代建工程支出和土地转让成本等。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支出-营业费用。营业费用包括有关销售费用、行政管理经费以及其他房地产开发费。
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利润表,主要应从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支出的分析着手,同时要注意营业费用对主营业务利润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