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与证券业区别?
证券业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各种证券的发行和买卖,筹集和分配资金的业务。其主要目的在于为社会筹措资金和解决社会的投资问题。一般来说,证券业经营的主要业务有:发行证券、承销证券、自营证券、代理买卖证券以及兼营咨询、评估和企业购并等。广义的证券包括货币证券、资本证券和商品证券。通常所指的证券则是专指以股票和债券为主要代表的资本证券。从我国的实际情况考虑,证券业主要指股票、债券和投资基金。银行业的业务与经营同证券业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
1、银行业的业务是以存、放款业务为中心,而证券业是以承销、经纪和自营证券为中心;
2、银行是直接融资的中介,而证券业在市场经济中是直接融资工具和直接金融机构;
3、从资产负债结构看,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在期限上受制于不同客户的需要,不具有同银行融资需求相统一的内在规律,因此存在较严重的期限错配,易于发生流动性风险。而证券由于其发行依据企业自身的筹资需求,存续期一般可以与投资需求的期限相匹配,证券商可以直接将自有资金及信誉抵押借来的巨额资金投资于所承销或交易的证券,因此易于发生市场风险而流动性风险较轻;
4、从行业收益和风险的角度看,银行具有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但具有较高的流动性风险、系统风险和强制性的监管,证券业收益与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可预测性、低的系统风险和流动风险以及弹性监管;
5、由于银行是直接融资的中介,对于存贷款具有较强的派生能力,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运行具有更为直接、更为深刻的影响,比证券业具有更高的外部性,因此,从金融安全性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出发,对银行业的管理要比对证券业的管理更为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