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泡沫为多少?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泡沫”,这得从“泡沫”的形成说起。 经济学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模型:货币主义模型(M Monetary model),也叫作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单因素模型”(one-factor model of inflation)。这个模型认为,通货膨胀由人们对未来收成的预期造成——当人们预期收成会上涨时,他们现在就会在粮食上多花钱,以储备将来的粮食,于是乎,食品物价就会上涨;其他商品亦是如此,人们会因为对未来的担忧而提前消费、增加投资,从而导致各种物价都上涨。最后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率上升了。
这个理论有个很重要的假设:人们在决策的时候只会考虑未来收成的预期,而不会考虑其它因素(例如,对政府政策的不满、对他人的报复等)。显然,这是不现实的。很多经济学家对这个模型进行修正,加入其它的因素。但是,所有这些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经济中存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人们对未来的不安造成的。凡是能影响人们预期的因素都会对通胀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在1929年到1039年大萧条时期,美国的通胀非常高(最高峰达到了25%以上)。为什么当时会出现那么高的通胀呢?人们当时对未来很担心,为了应对可能的失业,美国国会在1935年通过《税收法》,大幅度提高税率,将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翻了一倍。同时,根据该法设立的“社会保障税”迅速增长——到1940年,已经占了美国GDP的7%。联邦政府大幅增税的行为必然会影响人们的预期,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高税收环境,人们提前进行了消费(因为税收是和收入挂钩的,你没法提前支出以避免更高的税负)和投资,从而推动了物价水平的上升。也就是说,当时的通胀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对未来的恐惧引发的。
同理,在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各国纷纷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印钞。这些钞票最终会流向市场(进入消费者的钱包),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另外,量化宽松本身也是一个刺激需求的政策,它会直接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在美联储几次降息至零后,很多经济学家都开始讨论美元危机或人民币升值等问题。事实上,在当时的情况下,最好的应对措施应该是增加税收——增加居民和企业税收,一方面可以抑制过热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货币发行所带来的副作用。如果增加税收,则意味着政府和央行同时在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这意味着钱不会全部流向消费品,而是会形成复杂的传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