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说一个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沪东新村街道(就是东横浜路那个地方)在70年代之前是上海的煤矿基地,那里有上海最大的北京西郊煤矿和最小的上海川北煤矿。当年上海煤炭的交易中心就在这个区域的静安寺路口。当时这里最热闹的是在静安寺路口的上海煤铁公司(收购和销售煤铁产品的贸易公司),以及静安区内的多个煤渣窑,其中最大的是胶州路的上海第一烧结厂。
因为矿坑深度大约在一百米上下,所以当年的矿工待遇是相当好的,堪比外企和公务员。而且由于技术含量低,因此大量招收外地户籍的农民工(主要是长江中游的荆襄一带的人)入厂工作,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上海本地人不干重体力活) 70年代后半期,随着全国经济战略调整的完成,各地资源型产业纷纷崛起,加上能源工业属于国家调控行业,利润率较低,所以上海的这一支柱产业渐渐没落,最后只剩下一个不温不火的上海燃供有限公司(负责民用采暖、热水等供应)和很多大大小小的煤场。
话说回来,虽然煤炭产业在上海已经没落,但上海的经济发展依然离不开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行业,因为有这个产业做基础,上海在其他行业的税收反而比别的地方高。具体有多高呢?我举两个例子:
1.上海市政府把上海市中心的静安寺地块拿出来卖,所得资金全部投入城市建设;
2. 上海烟草总公司每年上交国家的利税总额超过100亿,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作为财政收入上交了中央政府,而上海市政府从烟草总公司获得的收益只占很小一部分。这两个企业交的税费加一起,大概抵得上一个亿吨钢产量的大项了。 如果没有这些基础产业的支撑,上海恐怕早就沦为一个普通的大都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