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危机是哪一年?
中国的金融体系从1978年开始进入改革开放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的洗礼,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应该就是2008年的那次国际金融危机。 这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继而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开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首先通过资产价格下跌,信贷紧缩影响了全球的金融稳定,然后通过贸易渠道以及产业链条对其他国家产生了负面的外溢效应,使得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危险之中。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一极,当然也难以独善其身。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主要是通过进出口渠道对中国造成影响的。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家,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贸产业的发展。然而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的挫折,出口增速迅速下滑,不得不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
宽松的货币环境为随后的通货膨胀和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埋下了伏笔。
同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都采用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发钞票,这使得全球的货币供应增加,出现了通货膨胀,而资源品的价格也出现了快速的上涨。
中国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必须维持一个长期的经济增长速度来谋求发展。而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外部需求下降,传统的扩大内需的政策手段似乎又很难起到明显的效果。怎么办? 最终,中国政府选择了“四万亿”计划这条道路,通过政府主导的投资方式扩张总需求,以此刺激经济增长。这一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的紧张程度和环境的恶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成功,经济增长对金融的依赖逐渐降低,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消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