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碳美元?

平婷平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应对“碳美元”,其实就是应对国际社会强化气候治理和绿色金融的新动向。其中,绿色金融这个概念最近被反复提,我觉得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其实,在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发展进程中,一直伴随着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的问题。只不过,过去的工业化进程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是高耗能、高排放的增长模式;现在需要转换到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必须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碳排放。而绿色金融,就是要为这条新的道路提供金融支持。

所以你看,在中国刚刚颁布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中,就提出了通过金融市场来实现碳减排的目标。办法提出,国家设立碳排放权登记交易中心,建设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未来,在碳市场上,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碳排放权来满足自身减排的需求。那些减排成效显著的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售余下的碳排放权获得经济收益。

当然,碳市场的功能不仅仅在于为企业提供一个新的融资渠道,更关键的是能够刺激企业主动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技术减少碳排放,实现从高耗能、排放型向低碳环保型的转型。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对于中国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实,中国已经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做出了努力。比如2015年6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就已经对金融机构如何评估项目、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的碳影响力以及风险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

今年4月份,央行又联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务指引》,进一步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投资、绿色保险等业务的流程与标准进行了细化规范。 这都是中国在推进绿色金融建设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

目前,我国的绿色银行正在逐步建立起来,包括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的“绿色贷款房”产品、招商银行发行的“绿色按揭贷款”等等。 不过,目前的绿色金融产品还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市场参与主体也较为有限。而从国际上绿色金融发展的经验来看,要促进绿色资产的流动性,必须大力发展绿色证券市场,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绿色发展投融资机制。

汪荧荧汪荧荧优质答主

应对碳美元危机,不仅需要从金融层面入手,防范由碳中和所造成的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输入成本急剧上升对我国通胀的输入性风险,也需要从货币体系、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等层面加强战略应对。

货币体系层面,应当以我为主,坚持“双循环”的系统思维。在全球化的新阶段,应对碳美元危机要更加重视国内循环对国际循环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十四五”期间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在经济效率方面实现质的提升,更要提升在重要基础领域以及战略资源、战略性产业方面的自立自强和抗风险能力。

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层面,应当加快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积极利用煤炭发电成本低的优势,持续提升国内油气供给水平。同时,积极探索低碳油气开采、低碳火力发电等减排技术,实现“碳锁定”约束下的国内能源供应和生产。粮食安全方面,要稳住农业“基本盘”,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能源结构的优化,切实保障种植粮食农民的收益,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产业安全层面,坚持“脱碳”“增油”“稳粮”并重的能源安全路径,积极推广“煤电化热气”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能源、粮食、经济“三位一体”的发展,保障我国的产业安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