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审慎是什么?

欧阳戳掳欧阳戳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宏观审慎管理是相对于金融监管中的微观审慎而言的,两者相对照, 有“管块”(微观)与“管天”(宏观)之分。 “管块”主要指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的监管,侧重于防范风险在机构之间、业务之间传递;而“管天”则是在宏观层面上,通过调控工具,对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进行引导,实现风险在总体水平上的消解和平衡。两者的目标都是在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和安全。

宏观审慎管理是在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此前,金融监管的重点一直是金融机构,尤其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目的是防止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染。但此次金融危机显示,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可能来自金融交易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市场参与者行为的非理性,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同时,加强针对金融市场的宏观监管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宏观审慎管理的核心内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收缩,通过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进行引导,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一国央行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时,意味着本国央行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这些资金流入市场,对于投机者来说,会推高资产价格,造成泡沫,需要设计某种机制来抑制投机者,这就会引发“逆周期”政策的执行过程。 所谓“逆周期”,即在经济上行期,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下行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上升期,利率提高,投资下降,需求减少,产能过剩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此时实施逆周期的货币政策,可以抑制过热的需求,为经济减速做好准备。而在经济下行期,降息降准,扩大总需求,避免通缩,同时推进结构调整,实现供给侧改革的目标。这样在经济循环的过程中,把住总的闸门,调节过热的身体和冷水浴。

程楚棋程楚棋优质答主

中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中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是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布局,加强对宏观审慎政策目标(物价稳定、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等)管理,同时,通过对金融机构的评估,激励金融机构自我约束和相互约束,从而有效抑制金融系统顺周期波动和风险跨机构、跨行业、跨市场传染,是可执行、可操作、可落地的监测评估体系,是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举措,是金融支持稳增长、调结构、抑泡沫、防风险的重要手段。目前,MPA已经成为央行实施“双支柱”以及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抓手。

MPA自2016年实施以来,通过不断健全完善,目前已经成为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对促进总体杠杆率稳中有降、宏观上管好货币总闸门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被纳入评估体系的金融机构涵盖传统存款类金融机构、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金融机构等全国性主要金融机构。

人民银行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经过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从2016年起,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金融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将更多金融活动和资产扩张行为纳入管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按一定标准和方式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多维度的“一篮子”评价。金融宏观审慎评估按季度开展,2017年1月起正式实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