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升息周期吗?

白植昌白植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利率,有如下问题需要明确:

1、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才刚刚起步,还很不完善。所谓“加息”或“减息”,实际上只能调整市场基准利率(例如SLF利率);

2、央行作为国家金融管理的领导机关,其职责是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及汇率的政策,其中货币政策的核心是利率政策。可以说央行的所有行为都是围绕利率进行制定的——不管是上调还是下调或者是维持不变。因此所谓的“加息周期”“降息周期”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利率本来就是国家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工具之一,现在通货膨胀严重,经济过热,利率应该调高,当然这是指市场基准利率,而不是储蓄利率或者贷款利息率。如果市场基准利率调高了,那么资金的成本就增加了,这样一些成本敏感的行业比如地产会受到影响,过热的现象就会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是如果通胀依然居高不下,那么利率不可能一直调髙下去,因为那样做会造成企业的破产率上升,失业增加,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最终通胀的压力反而会更上一层楼。所以,无论是加息还是减息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目前在中国,存款利率是负值,贷款利息率很低,而市场基准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这种情况下,从国际经验来看,通常只有两种选择:一是降息,二是扩大货币供给。前者通过降低社会融资的成本来实现,后者通过增加银行体系的资金供应来实现。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扩大流动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宽货币”。

卢壹程卢壹程优质答主

当前市场有关是否已经步入升息周期的讨论逐渐热烈。我们认为,市场当前关注的焦点问题集中在物价与增长两个方面,后续货币政策取向也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

首先看物价。目前来看,短期内物价上行压力仍然存在。一是基数效应带来的PPI同比增速反弹压力。二是随着海外经济恢复以及全球贸易逐渐复苏,需求回暖,叠加油价回升,PPI后续上行压力较大。三是PPI向CPI传导虽然滞后,但由于去年基数较低,明年下半年仍不可掉以轻心。四是明年春节由于就地过年影响,农民工等消费市场供给可能低于往年,需求却将正常释放,因此服务性消费价格上涨可能存在一定的刚性。

其次看增长。由于当前的经济复苏具有非常明显的非典型性特征,即总量修复基本完成,但结构的分化逐渐加大,因此,后续经济增长的动能以及面临的挑战都可能超出此前预期,特别是考虑到明年上半年经济工作的难度,后续政策如果出现调整,也很可能更多是预调微调,而非系统转向。

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就认为货币政策出现转向并进入升息周期的判断为时尚早,后续的物价以及经济增长态势仍需观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